聽新聞
0:00 /
0:00
年輕人患飲食失調 恐因大腦發育遲緩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
暴飲暴食的行為傷身體,年輕人患有飲食失調竟來自大腦作用!一項調查指出,青春期的大腦成熟發展有延遲跡象,恐導致厭食症、貪食症和暴食症等飲食失調症狀,而大腦結構差異對飲食習慣的形成至關重要。專家呼籲,年輕人飲食問題應透過教育改善。
不健康飲食習慣有因
《歐洲新聞網》報導,一項十年追蹤研究顯示,根據英國、愛爾蘭、法國和德國的近1000名年輕人所提供的基因數據,以及飲食健康習慣的調查問卷,再加上14歲與23歲分別進行的核磁共振掃描。結果發現,患有焦慮、憂鬱或注意力問題的14歲青少年,其在23歲時更有可能養成不健康飲食習慣。
據估計,歐洲有2000萬人患有厭食症、貪食症和暴食症等飲食失調症狀,其中年輕女性和青少年族群尤為嚴重。此外,不健康飲食也與肥胖有關,並具有較高BMI的遺傳風險。
倫敦國王學院生物精神病學教授西爾瓦內表示,該研究旨在解決不健康飲食問題,並應透過教育進行改善,包括家中習慣、學校生活和人際關係都可能成為飲食失調的風險,而醫療人員也應了解大腦在飲食中的作用。
大腦的關鍵作用
《News-Medical》指出,大腦的前額葉皮質約在25歲左右發育成熟,然而,由於青少年的大腦尚未完全發育,其更容易受到危險行為和環境壓力的影響。對此,核磁共振掃描結果也顯示,不健康飲食者在青春期的大腦成熟發展有延遲跡象。
事實上,該研究超過一半的23歲青少年表現出限制性、情緒化或不受控制的飲食行為,而大腦結構差異對飲食習慣的形成至關重要。
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可創建更個人化的工具,以幫助可能患有飲食失調的年輕人,並在不健康飲食出現之前識別出有風險的青少年,其中,大腦發育在形塑飲食習慣中發揮關鍵作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