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壓力讓大腦進入戰鬥模式!心理治療師籲散步紓壓 選對地點更療癒

近年來,「散步療法」(Walking Therapy)逐漸受到大眾關注。根據日媒「Newsweek Japan」報導,心理治療師霍班(Jonathan Hoban)在其著作《散步療法:擺脫壓力、不安、憂鬱與壞習慣》(暫譯)中指出,透過散步能有效減少壓力,提升幸福感,甚至有助於改善憂鬱與焦慮。
現代人長時間處於工作壓力中,體內的「壓力荷爾蒙」會不斷分泌,導致情緒焦慮、專注力下降,甚至影響心理健康。霍班指出,當人們處於高壓狀態時,大腦會進入「戰鬥、逃跑或僵硬」的模式,進而失去自我覺察,難以處理情緒。然而,步行能促進內啡肽(endorphin)與催產素(Oxytocin)的分泌,使身心快速進入放鬆狀態。他引用史丹佛大學2015年的研究指出,在自然環境中步行90分鐘,可顯著降低與憂鬱相關的大腦活動,幫助大腦的思考更清晰。
霍班表示,許多人在面對困難時,會選擇外出走一走,而散步的確有助於解決問題。他建議,步行時應選擇綠意盎然的地點,能進一步提升療癒效果。如果生活在都市,也可以利用公園、樹蔭步道或堤岸步道來養成散步習慣。此外,將散步融入日常,如提早出門步行一段路或下班後繞遠路散步,也能有效減少壓力。
透過散步,人們不僅能重新連結五感,還能找回身心的平衡。霍班強調,步行不只是身體運動,更是心靈的修復過程。一周至少抽出一小時散步,將注意力放回自身,便能逐步擺脫焦慮與壓力,找回真正的自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