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更新/清明連假第3天北返車潮激增 國1、國5恐塞到深夜

(10:30更新)
今天是清明連假第3天,以北返車流為主。高公局國道路況預報員蘇家婷說,至上午9時,國道全線交通量為18.1百萬車公里,預估今天國道交通量為120百萬車公里、平日的1.5倍。國5部分,截至上午9時,國5北向雪隧通過量為7862輛次。較去年同期增加50%。
國道上午路況部分,蘇家婷表示,國5上午8、9時路況正常,不過現在已有有北返車流出現,建議宜蘭地區北返民眾現在出發。北區部分,國1竹北、國3龍潭路段車流正常,不過,預估國1苗栗到湖口、國3關西到大溪,下午2時過後會有北返車流出現。中區目前路況大致正常,預計中午開始北返車流出現,建議北返現在就要出發。南區路況大致正常。
今天國道各區路況預報,蘇家婷說,國5現在開始有北返車流出現,預計到深夜才會紓解。國1北向苗栗到湖口、國3關西到大溪,下午2時過後開始有車多壅塞情形,預計到深夜才會紓解。
她表示,中區的國1北向西螺到埔鹽系統、南屯到后里,國3的竹山到中興、草屯到霧峰、苑裡到香山,中午過後就會車多壅塞,要到晚上10時、11時才會紓解。南區部分,國1鼎金系統到高科、大灣到台南系統,接近中午的時候會有車多情形。國10西向仁武到左營端,傍晚會有零星車多狀況。
(8:30更新)
今天為清明節連續假期第3天,高速公路局表示,截至上午5時國道交通量為5.8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1.5倍;預估今天交通量為120百萬車公里。目前全國道路況皆正常,截至上午8時交通量為13.3百萬車公里。
昨天全日交通量為114.1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1.2倍;國5交通量為3.6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1.4倍。
昨天下午國1南向大華系統至汐止、國1北向西螺服務區至彰化、新竹系統至湖口;國3北向大山至西濱;國5北向宜蘭至坪林、國6西向東草屯至霧峰系統車多壅塞,昨晚8時後車流大致紓解。
今天國道交通疏導措施主要為12-21時封閉國1虎尾、埔鹽系統與國3西濱北向入口、13-18時國5蘇澳、羅東、宜蘭與頭城的北向入口高乘載管制、單一費率、開放路肩、替代道路及匝道儀控等。
高公局預判今天上午重點壅塞路段為國1北向圓山-大華系統;國5北向宜蘭-坪林等路段。西部國道北向用路人,建議南部地區於上午9時前出發,中部地區於中午12時前出發,國5北向用路人上午9時前出發。
(8:10更新)
今天是清明連假第3天,高公局國道路況預報員蘇家婷說,會以北返車流為主。截至上午7時,國道全線交通量為9.5百萬車公里,預估今天國道交通量為120百萬車公里。國5部分,截至上午7時,國5北向雪隧通過量為4467輛次。較去年同期增加67%;之所以大量增加,是因為去年花蓮發生0403地震,所以去年的交通量相對是比較少的。
國道上午路況部分,蘇家婷表示,北區和中區目前路況大致正常,不過,北返車流預計中午12時過後會陸續出現。南區路況大致正常。國5也會以北返車流為主,預計上午9時之後大量北返車流出現,建議宜蘭地區北返民眾盡早出發。
今天國道路況預報,蘇家婷說,北區部分,國5將從上午9時起大量北返車流出現,預計到深夜還是會有車速比較慢的情形,建議上午9時前出發。國1北向苗栗到湖口、國3北向關西到大溪,下午2時就會有車流壅塞情況。
她表示,中區的國1北向西螺到埔鹽系統、南屯到后里,國3的竹山到中興、草屯到霧峰、苑裡到香山,下午3時過後就會車多壅塞,要到深夜才會紓解;建議台中地區往北的用路人,中午前就出發。國10西向仁武到左營端,傍晚會有車多壅塞情形。
(05:10更新)
今天為清明節連續假期第3天,目前國道各區路段車流順暢。高速公路局預估今天國道交通量為120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92百萬車公里)的1.3倍。其中,北向交通量可達65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的1.4倍。
天氣預報今天北部零星降雨,中、南部天氣良好,高公局預判今天國道重點壅塞路段為國1北向西螺-埔鹽系統、南屯-后里、苗栗-湖口、圓山-大華系統;國3北向竹山-中興、草屯-霧峰、龍井-沙鹿、苑裡-後龍、大山-香山、關西-大溪;國5北向宜蘭-坪林;國4西向潭子系統-豐勢;國6西向舊正-霧峰系統;國10西向仁武-左營端等路段。
至於北向好走時段,高公局說,如從南部地區北返,建議上午9時前出發,中部地區中午12時前出發,國5北向用路人上午9時前出發。
今天國道相關疏導措施包括:12-21時封閉國1虎尾、埔鹽系統及國3西濱北向入口;13-18時國5蘇澳、羅東、宜蘭及頭城之北向入口高乘載管制;單一費率、0-5時暫停收費、開放路肩、替代道路、匝道儀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