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題館/女子沒三高卻心梗 脂蛋白(a)竟是元凶

脂蛋白(a)是一種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血脂,也是心肌梗塞致病元凶。圖/123RF
脂蛋白(a)是一種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血脂,也是心肌梗塞致病元凶。圖/123RF

61歲楊姓女子生活規律、不菸不酒,高血壓與高血脂也控制得宜,每年健檢的壞膽固醇(LDL)數值都在標準範圍內。未料,日前她因胸痛就醫竟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心臟主要動脈堵塞高達99%,合併血栓,緊急接受心導管手術才撿回一命。她不解明明數值都正常,為何仍會心肌梗塞?醫師指出,元凶正是「第四種血脂」脂蛋白(a)數值過高。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志維說,許多人僅知道三種常見血脂,包括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三酸甘油脂。但其實還有一項關鍵指標「脂蛋白(a)」,英文名稱為「Lp(a)」。這是一種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血脂,卻常被忽略。

結合壞膽固醇 如同敵人撿到槍

根據研究顯示,脂蛋白(a)會與壞膽固醇結合,使血管更容易發炎、堵塞。陳志維形容,壞膽固醇就像「敵人」,而脂蛋白(a)則是一把「衝鋒槍」,當兩者結合,就像「敵人撿到槍」,對血管殺傷力倍增。

醫界目前尚不完全了解脂蛋白(a)未結合時的作用,但已知當它與壞膽固醇結合後,血管會誤以為它能溶解血栓而讓它進入,實際上卻無此功能,反而更容易造成血管發炎與血脂堆積。

近年臨床觀察發現,許多沒有三高的患者仍發生心肌梗塞,才逐步揭露脂蛋白(a)的影響。陳志維說,北醫從兩年前開始,針對心肌梗塞住院患者加做脂蛋白(a)檢驗,約400位患者中,有20%數值過高。脂蛋白(a)正常值應低於30mg/dl,曾有一位僅30歲的心肌梗塞患者,未有三高病史,卻檢出高達200mg/dl。

脂蛋白(a)濃度 服用特定藥物可降低

脂蛋白(a)濃度有九成由基因決定。研究顯示,約20%至35%的亞洲人先天超標,非洲族群則高達40%至50%。過去以為非洲人罹患心血管疾病與飲食有關,如今發現可能與脂蛋白(a)基因特性有關。

與壞膽固醇不同,脂蛋白(a)難以透過飲食改善。陳志維表示,目前能有效降低其濃度的方式,包括特定藥物與針劑。原用於降低壞膽固醇的後線針劑,現也證實可降低脂蛋白(a)濃度約20%至30%。此外,也有部分口服藥可選用,科學界正積極研發能干擾脂蛋白(a)與壞膽固醇結合的新療法。

檢驗濃度 健保有給付

檢測脂蛋白(a)只需抽血即可。若屬高風險族群,目前健保可給付檢驗費用,若有定期健康檢查,也應主動加做脂蛋白(a)檢測,及早了解風險,落實預防醫療,降低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

既然脂蛋白(a)對心血管健康有重大影響,歐洲心臟學會與美國心臟學會建議,四類族群應定期檢測其濃度:

1.有家族心血管病史者

2.無三高卻曾突發心肌梗塞或中風者

3.三高控制良好但仍反覆血管阻塞者

4.有早發性心血管病病史者

心肌梗塞 患者 膽固醇

延伸閱讀

天氣回暖不會中風?醫師搖頭當心「4主因」:不喝水小心血栓

中職/25872人本季第三高!中信兄弟大巨蛋3天 票房破7萬

廖峻三度中風!醫揭1關鍵恐使血管爆裂 症狀輕微也會奪命

奧斯卡影帝金哈克曼驟逝抓到元兇!大量老鼠入侵 病毒擴散全屋

相關新聞

憂鬱自傷 躍居兒心科就診之冠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發布兒少心理健康調查,近三年,憂鬱症、自殘等兒少患者明顯增加,位居兒童身心科門診診斷類別第一名。...

防藥品短缺 食藥署、健保署縮短審查時間

美國下一階段關稅政策恐提高藥品稅率,衝擊全球藥品供應,食藥署、健保署昨天啟動藥品短缺機制,以穩定供應鏈。另縮短新藥標準查...

兒少身心風暴 專輔超載接不住

新世代青少年面臨多重的心理困境,即使「學生輔導法」上路十年,仍接不住霸凌、自殺、暴力事件等複雜個案。專家呼籲,政府應更重...

攝護腺肥大頻尿 多攝取茄紅素抗發炎

58歲李先生夜間頻尿4、5次,卻要好久才能解得出來,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就醫診斷為「攝護腺肥大」。台中榮總嘉義分院泌尿科醫...

肺癌篩檢發現主動脈瘤 醫師眼尖拆彈

一名60多歲男子今年3月間到衛福部樂生醫院進行肺癌篩檢,結果肺部無異常,卻被眼尖的醫師發現心臟有主動脈瘤,緊急為他安排轉...

健康主題館/女子沒三高卻心梗 脂蛋白(a)竟是元凶

61歲楊姓女子生活規律、不菸不酒,高血壓與高血脂也控制得宜,每年健檢的壞膽固醇(LDL)數值都在標準範圍內。未料,日前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