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兒少身心風暴 專輔超載接不住

新世代青少年面臨多重的心理困境,即使「學生輔導法」上路十年,仍接不住霸凌、自殺、暴力事件等複雜個案。專家呼籲,政府應更重視兒少身心風暴,強化社政、衛政、教育等各部門的網路與資源連結,接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
立法委員陳培瑜表示,「學生輔導法」實施多年,但學校輔導老師明顯不足,絕大部分學校的專輔人員、輔諮中心的專輔人員,仍未聘達法律規定的人數。包含發展性輔導、介入性輔導、處遇性輔導等「三級輔導」系統普遍超載,光國小就缺了近千名輔導老師。
陳培瑜認為,政府應著手改善並補強人員不足、專業培訓等問題。此外,學生家長也需專業支持的協助,一起組成扶持團隊。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專輔人力嚴重不足,地處偏遠的學校因班級數未達標準,而聘請「行動諮商師」負責輔導,不過,不夠熟悉個案的輔導人員,怎麼會知道孩子的困難點?遇到哪些問題?建議提升校園專責輔導人力,且需專業分工,例如,由社工至學生家中或社區進行訪視、諮商。
王瀚陽指出,政府提出「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六年投入逾五十億元國家預算,成效尚待評估。建議從更前端投入中小學心理防治領域,並串聯資源整合,從源頭的預防做起,更勝於治療的諮商輔導。
社會環境愈趨多元複雜,身心狀況異常學生也愈來愈多,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除了教育現場的專業輔導人力,應考慮家庭關係、社會價值,大家一起解決兒童、青少年的心理不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