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逆向無煞車撞28人康橋環島單車隊 賈永婕兒子的好友在裡面

獨/疑涉土地、綠能弊案 前台南議長郭信良再遭搜索

夢中解函數!20億威力彩頭獎得主 數字這樣找

1個月逆轉30年糖尿病 她靠血糖監測發現飆高元凶

連續血糖監測可以評估血糖的高低趨勢,包含用藥、飲食、運動、睡眠等,每隔5分鐘就會記錄。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連續血糖監測可以評估血糖的高低趨勢,包含用藥、飲食、運動、睡眠等,每隔5分鐘就會記錄。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新竹70歲婦人為30年遺傳性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必須吃3種血糖藥、打2針長效胰島素控制血糖,雖然她已避開碳水化合物,但糖化血色素仍超標。醫師建議她使用血糖監測機,她才發現原來愛吃的水果讓她血糖飆高,在監測幫助下血糖恢復正常。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謝明蓁指出,過去測血糖每天要扎針,不只痛,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測量,還要搭配酒精棉片、針頭,紀錄也略顯麻煩。現在連續血糖監測,比較不侵犯式,只要黏貼一個約50元硬幣大小的裝置在手臂,用手機掃描,就可以知道當下的血糖值。

謝明蓁說,連續血糖監測可以評估血糖的高低趨勢,包含用藥、飲食、運動、睡眠等,每隔5分鐘就會記錄,手機軟體可以自動繪製連續血糖的變化,一目瞭然,目前可置放連續24小時約兩周的時間。

謝明蓁說,該名患者裝了血糖監測後,發現只要吃了她愛吃的芭樂或聖女番茄等水果,血糖就會飆高,甚至可以飆到250,她過去以為只要不吃澱粉或碳水化合物食物就會降血糖,原來有些水果是升高糖指數的大魔王。

該名患者根據血糖監測數據,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動,學習如何調整飲食和運動,以及如何處理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情況。科技發達可輔助慢性病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醫師也可制定更為精確的治療計劃,並給予患者更具體的衛教指導,幫助患者改善血糖控制情況。

謝明蓁建議,糖尿病患者仍要均衡飲食,澱粉也不是完完全全不碰,可把精緻的澱粉,改成例如糙米或五穀等,原形食物的澱粉來源包括地瓜南瓜還是可以吃,只是份量仍要注意,要吃纖維就多吃蔬菜,搭配優質原型蛋白質,豆腐魚肉雞肉白肉等,以及多喝水,飲食要細嚼慢嚥,再加上運動,就可以降血糖。

新竹70歲婦人為30年遺傳性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雖她已避開碳水化合物,但糖化血色素仍超標。醫師建議她使用血糖監測機,她才發現原來愛吃的水果讓她血糖飆高,在監測幫助下血糖恢復正常。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新竹70歲婦人為30年遺傳性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雖她已避開碳水化合物,但糖化血色素仍超標。醫師建議她使用血糖監測機,她才發現原來愛吃的水果讓她血糖飆高,在監測幫助下血糖恢復正常。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患者 水果 糖尿病 醫師

延伸閱讀

吃很少血糖仍然高?營養師強調這件事超重要 分享3招穩定血糖

醫提醒1款吐司吃2片熱量飆高 「血糖震盪」對2族群很不利

餐前喝水助減重也控血糖!專業建議「一喝法」大降空腹血糖

每天吃蛋罹糖尿病風險增六成?營養師詳解如何吃雞蛋才能避免健康危害

相關新聞

麻疹群聚增2例 越南旅遊回國後傳給同事 接觸者破百人

上周麻疹新增2例,境外、本土各1例,為同一起群聚事件。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今年累計11例本土麻疹、境外移入1...

回響/零關稅「紐乳」沒降價 網友發起一人一信檢舉

本報日前報導,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起全面生效,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零關稅來台,但市售約1公升的紐西蘭鮮乳每瓶仍要價120元,...

環團與總統見面 核能四接熱議、對政府買美國液化天然氣有疑慮

「全國NGOs環境會議」代表今天在世界地球日到總統府提出60件環保建言,會後團體接受聯訪時對核能議題有最多說明,包含賴清...

南海海槽大地震躲不掉?日學者建議「每天斷電3小時」提高生存能力

根據日媒「Diamond Online」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鎌田浩毅近日發表新書《大人のための地学の教室》(大人的地球科學教室,暫譯),強調因311大地震的影響,日本已進入地震、火山活動頻仍的「大地變動時代」,若想在地震、海嘯或火山噴發等災難中生存,必須具備基本的地球科學知識。書中指出,尤其在自然災害導致停電時,如何在沒有電力的情況下生活,將是未來每個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小天后卡蜜拉首度來台開唱 8月14日降臨高流

以熱門歌曲Havana、Señorita火速爆紅全球的樂壇小天后卡蜜拉(Camila Cabello),今天正式宣布將帶...

白沙屯媽11天遶境 高鐵加開班次停苗栗「每日增56班」

白沙屯媽祖將於5月1日至5月11日舉行為期11天的繞境進香活動,台灣高鐵為配合重要民俗活動,將於旅客人數較多的4天,分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