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銀白配色電競新美學!ROG推滑鼠、鍵盤、耳機4款新品 跨界開餐酒館快閃店

「受精卵,對不起,它不是小孩」 同業再曝呂秋遠與私生子母對話錄音檔

首次跟男友白沙屯進香就走丟!對方回1句讓她心碎 網嘆:媽祖的安排

尿道灼熱反覆發作影響性趣 醫:近半數女性小心這疾病

45歲黃小姐是忙碌的上班族兼三寶媽,她每隔一到兩個月出現尿道口灼熱、解尿疼痛,甚至想尿卻尿不出來,已持續兩年。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45歲黃小姐是忙碌的上班族兼三寶媽,她每隔一到兩個月出現尿道口灼熱、解尿疼痛,甚至想尿卻尿不出來,已持續兩年。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45歲黃小姐是忙碌的上班族兼三寶媽,她每隔一到兩個月出現尿道口灼熱、解尿疼痛,甚至想尿卻尿不出來,已持續兩年。每次求醫就診,醫師開立抗生素,雖一時緩減,但症狀反覆發作;除了生活不便,也影響「性」趣,面對老公求愛,她總是拒絕,又遭逢老公懷疑,身心俱疲。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陳鵬表示,黃小姐的遭遇是反覆性泌尿道感染患者的普遍寫照,因不堪其擾,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長期對情緒、精神層面產生負面影響,一旦延誤治療或出現抵抗力低下,易加速腎功能衰退,甚至引發敗血性休克,千萬不能輕忽大意。

陳鵬表示,泌尿道感染是細菌侵入泌尿系統常見的感染症,大腸桿菌是引發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約占75至95%。泌尿道感染患者在治療後,再復發或再感染次數,半年內二次以上、或一年內超過三次,就稱為反覆性泌尿道感染。

至於造成泌尿道感染的原因,陳鵬表示,多數歸因於行為因素,例如衛生習慣不佳、憋尿、飲水少排尿量不足、性行為後清理不善等。由於生理構造和荷爾蒙分泌的差異,女性泌尿道感染發生率遠高於男性,女性一生中約有40至50%的機會得到泌尿道感染,其中20至50%會反覆性感染。

陳鵬指出,由於感染源一直存在周遭環境,泌尿道感染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後,若未改善欠佳的行為或排除易受感染的因子,即便治癒後,仍會有很高的機會復發或再感染,最後發展為反覆性泌尿道感染。

針對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目前並無特效藥,陳鵬表示,現行治療除了在感染急性期投以抗生素,可考慮長期低劑量抗生素做為預防性投藥,或在膀胱灌注玻尿酸,藉由修復膀胱內壁來延長復發感染的時間。

臨床觀察,約有六成病患在預防性投藥後三到四個月內,又發生急性感染,回到投藥前的狀態。因此,病患若欲持續維持預防效果,需再開始新的預防抗生素投藥療程,而頻繁使用抗生素及未遵從醫囑用藥,可能有增加抗藥性的風險。

陳鵬指出,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預防反覆性泌尿道感染也有非抗生素的選擇,已有新型非抗生素的口服療法在國內進行臨床試驗。

陳鵬強調,預防勝於治療,一定要從生活習慣改善做起,平日做好多喝水、不憋尿、注意個人衛生且穿著透氣衣物等三件事,泌尿道感染不上身。他更呼籲勿擅自購買成藥服用,否則不僅症狀可能加劇,嚴重甚至會侵犯到腎臟而造成永久傷害。

性行為 患者 抗生素 生活習慣

延伸閱讀

年輕時穿環釀禍!40歲男「尿道雙噴」 醫示警4大後遺症

攝護腺發炎檢查無異常仍須投藥 整合性療法緩解

35歲男體內躲著長達30公分活蟲 醫曝幸好不是「母」的

中國大陸進口「活泥鰍」抗生素違規 退運銷毀2268公斤

相關新聞

兩批澳洲豬腳再驗出萊劑 業者指可能這幾個環節所致

繼4月29日首批含萊劑的澳洲豬肉進口台灣後,今再新增2批澳洲進口的冷凍豬腳檢出萊劑,含量介於0.002至0.003ppm...

新冠病例激增近八成!上周5853人就醫 四歲童重症住院

新冠肺炎連續4周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5853人次,較前一周增加78%,為今年最高,但...

影/噁!湯裡有小強漂浮…高雄百貨美食街韓式料理店挨罰

高雄消費者上網爆料,夢時代百貨美食街某韓式料理湯碗漂浮一隻小蟑螂,讓她瞬間反胃直呼超噁,沒想到向店家反映竟是重盛一碗湯給...

明明吃得很養身 血糖卻狂飆?營養師點名4大地雷食物:全麥、低脂都NG

你是否有嚴格控制飲食,但血糖依舊狂飆的經驗?對此,營養師薛曉晶說明,民眾容易踩到血糖地雷,點出4大食物看似清淡且對身體更好,反而容易是讓血糖飆升的大魔王。

台幣飆升馬上出國旅遊? 專家:現在去日本不划算

台幣匯率昨(5日)暴衝,吸引不少人趁機進場買外幣,安排出國旅遊,但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公關主委李奇嶽表示,現在是日...

台灣仙履蘭已行銷日本、美國30餘國 5月將驚豔科博館辦特展

為提升台灣仙履蘭產業之國際競爭力,農業部農糧署2025年度特別與台灣仙履蘭協會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攜手合作,於5月9日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