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變胖就不吃澱粉?減重醫釋疑:這時間吃「長肌肉不長肥肉」

現代人注重健康,常會以減少碳水的方式減重,然而同樣吃一個麵包,有人會變胖,有的人卻能達到增肌減重的目的,這是為什麼?減重醫師蕭捷健透露,其實澱粉不是敵人,把握3個食用原則能讓它成為身體最強大的燃料,長肌肉不長肥肉。
蕭捷健在粉專發文分析,澱粉進入身體後,會有2個轉變方向,一是變成脂肪,讓肚子愈來愈大,甚至得到脂肪肝;二是變成肝醣,儲存在肌肉維持肌肉的營養,幫忙增肌、維持代謝。至於讓澱粉往哪個方向變化,則可依靠3個食用原則控制:
- 分次平均吃,別讓油箱溢出來。
- 運動後吃,把它變成肌肉的養分。
- 白天吃,順應身體的燃燒模式。
蕭捷健解釋,人體的肌肉和肝藏內,有個儲存能量的「肝醣電池」,大約能裝1000至2500大卡的燃料,若是一次吃下超量澱粉,溢出的燃料就會變成脂肪儲存起來,因此將一天的澱粉量分散到三餐,而非一次吃完。
若是有運動的人,最佳吃澱粉時機則是「運動後」,因為運動後的肌肉細胞會瘋狂搶食血液中的糖分來補充能量,這個由運動啟動的「增強胰島素作用」狀態約可持續3小時以上,因此可將一天中「最大份」的澱粉安排在運動後那一餐。若是習慣在晚上運動,這個技巧依然有效。
最後,就是了解身體內建的生理時鐘「白天高效燃燒、夜晚節能儲存」,以攝取相同糖量比較,夜間模式下,身體需要分泌2倍的胰島素才能處理,因此要把主要的澱粉安排在白天、活動量高的時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