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眾急報警!北市男「持槍還拉滑套」闖大樓 霹靂小組攻堅發現虛驚一場

7月5日末日預言倒數 今早羽田機場擠爆!日企業家:這麼多人當真?

演藝生涯近70年…港劇「御用爺爺」肺炎病逝 享耆壽92歲

守住時間密碼!吃這款花生抗老化 醫:真的能讓細胞活久一點

醫師提醒,一般人在吃花生時,常常忽略了外面那層薄薄的紅皮,其實那層紅皮才是花生保健力的核心。示意圖/ingimage
醫師提醒,一般人在吃花生時,常常忽略了外面那層薄薄的紅皮,其實那層紅皮才是花生保健力的核心。示意圖/ingimage

基因醫師張家銘近日在臉書提醒民眾「帶皮烘烤花生」對健康的好處,指出花生為何被稱為「長壽果」、「長生果」的秘密,由於能延長細胞染色體的端粒長度(telomere length),吃花生不只象徵追求長壽,它真的能讓細胞活得久一點。

張家銘醫師表示,根據2025年發表於《Antioxidants》期刊的臨床試驗,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的研究團隊發現,每天吃25克的「帶皮烘烤花生」(skin-roasted peanuts),能顯著延長細胞染色體的端粒長度(telomere length),而「端粒」正是決定細胞壽命與「生物年齡」的老化速度關鍵密碼,能延緩細胞老化,幫助人類年輕化。

醫師解釋,「端粒」就像染色體末端的塑膠封套,保護著遺傳訊息。因為每次的細胞分裂,就會讓「端粒」縮短一些;縮短得越快,老化越快;縮短得越慢,就更有機會延緩疾病與衰老的腳步。這就是所謂的「生物年齡」。

他表示,在這項研究中,58名18至33歲的健康年輕受試者分為3組,每天吃不同形式的花生持續6個月。結果發現,只有每天吃帶殼烘烤花生的那一組,端粒長度顯著增加,平均增加了0.53個單位。醫師解釋,儘管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大,但在細胞層面上,已是極具意義的年輕化變化。

醫師說,這項研究中,吃帶殼烘烤花生的那一組沒有人出現端粒快速縮短的現象,而這現象在其他組別(花生醬與對照醬)中,卻分別有22%與38%的比例。顯示帶殼烘烤花生真的能守住細胞的時間密碼。

醫師提醒,花生「連皮」與「烘烤」的意義,不只是口感,更是營養的完整性。一般人在吃花生時,常常忽略了外面那層薄薄的紅皮。其實,那層紅皮才是花生保健力的核心,其富含m-香豆酸(m-coumaric acid)、白藜蘆醇(resveratrol)、多酚類(polyphenols)等天然抗氧化物質,能清除自由基、減少DNA損傷,從而減緩端粒縮短。反觀加工成花生醬的過程,會直接破壞部分活性成分與纖維結構,無法提供相同的細胞保護力。

醫師認為,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大費周章地改變飲食結構。只要每天吃一小把約25克連皮的烘烤花生,就可能讓細胞年輕一點、健康多一點。「小小花生,大大壽命」,科學證實的「長壽果」不只是說說而已。

醫師在文末還列出一些簡單的花生吃法,建議可在早餐燕麥粥或優格中加入一小撮,或在下午肚子餓時當點心,撒在沙拉、便當、湯品上增加口感,記得選擇「無調味、非油炸、連皮」的版本,效果最好。

點心 養生 老化

延伸閱讀

台灣無法可管?癮君子邊走邊抽菸 OL制止遭嗆:可戴兩層口罩

1個月2名30歲大腸癌患者!醫示警血便別輕忽 罹癌年輕化恐與3因素有關

泰女吞下魚刺找不到 2週後竟從脖子刺穿出來

腸胃差、睡不好?日名醫籲多吃「黑色食物」 從晚餐逆轉自律神經失調

相關新聞

遠距醫療皮膚、眼科用最多 健保署攜扶輪社推「321計畫」補助

健保署自從2020年底啟動偏鄉遠距醫療服務後,至今已逾四年,今年8月更要擴大實施科別。健保署今天與扶輪社簽訂合作備忘錄M...

丹娜絲颱風最快今生成 專家:不排除台中以南登陸 全台有機會海陸警

熱帶擾動98W會不會影響台灣?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今天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今天清晨熱帶擾動98W位...

夏天避免熱衰竭不能只喝水…醫師曝4方法預防 這1物不能缺少

連日的高溫讓不少人狂喝水和飲料來消暑,不少醫生也提醒一定要多補充水分,以免脫水、中暑。醫師劉博仁就表示,雖然補水很重要,但許多人都忽略電解質的重要性,若鈉和鉀不足,喝再多水也無法維持體液平衡。

部桃高水準除罕見高侵襲巨惡腫瘤 有這遺傳病史要注意

衛福部桃園醫院表示,日前成功為患者切除罕見具高侵襲,直徑超過10公分的巨大惡性腫瘤,展現跨專科整合的醫療實力。

腕隧道症候群嚴重到被「電醒」 針炙5周搞定手指麻木手掌無力

彰化縣45歲陳姓女子長期使用電腦工作,約半年前右手握按滑鼠時有麻麻感覺,到後來睡覺翻身,手腕處好像有電流通過,她數次被「...

台北圓山新地標 大同大學挺生大樓預定2028年完工 串連花博公園成綠廊

台北圓山附近即將再添一座新地標。私立大同大學於7月4日舉行「挺生大樓動土典禮」,位置不在校本區,而是於淡水捷運線和民族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