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中毒案…羅一鈞稱非細菌引起不支援調查 晚間遭食藥署打臉

台北市北投國中女壘隊昨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共17人就醫,台北市衛生局向衛福部疾管署申請流行病學調查,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第一時間出面反駁,依他自個人判斷,中毒者症狀「非病毒或細菌性食品中毒」,不會派員支援調查,晚間卻遭食藥署打臉,食藥署食品組長劉芳銘說,經多位專家分析研判,目前較可能是過敏反應或細菌性食品中毒。
劉芳銘指出,針對該疑似食品中毒事件,食藥署與台北市衛生局通力合作,主動展開調查,全面掌握食材項次、供膳狀況與症狀表現,經綜合分析,個案主要出現嘔吐、腹痛、嘴唇發癢、發麻、發疹等過敏症狀,食藥署邀集多位臨床專家與毒物專家共同研判,目前認為較可能的情況,為過敏反應、細菌性食品中毒。
食藥署掌握該食安事件情況,劉芳銘表示,原先共17位學生就醫,現已全數返家休息,未出現重症個案,整體情況穩定,目前亦未發現其他新增或擴大中毒個案,事件已趨穩定,目前掌握情況,食物中毒現場已完成稽查,未有吃剩食物,已採檢未經食用菜餚,就醫當時並未留存尿液、嘔吐物等人體檢體,根據目前臨床調查判斷分析,無傳播擴大或暴露之情事。
劉芳銘提醒,近期夏季高溫潮濕,食品保存不易,民眾如於進食後出現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並主動說明飲食史及症狀,以利診斷與流行病學調查,食品業者應嚴格落實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與溫度控制,強化食材清洗、烹調與儲存流程,防範食品中毒發生,食藥署將持續與衛生局、疾管署及毒物學專家密切合作,完整釐清毒因,如有重要檢驗結果,將適時對外說明。
依食安事件調查相關原則,疾管署負責採檢人體檢體,如嘔吐物等,食藥署則負責檢驗食餘檢體。劉芳銘表示,經詢問地方衛生單位,台北市衛生局檢驗量能充足,決定自行採檢食餘檢體,因此相關檢體並未送至食藥署檢驗,但未來若有需要終養協助,將適時介入。羅一鈞稍早則說,疾管署已收到8名個案糞便檢體,但目前尚未完成檢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