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三生解脫了!114分科測驗落幕「8科試題解答一覽」 對完答案迎接暑假

歐盟、墨西哥稅率出爐 川普再發關稅信函「將各課30%」

體重僅640公克…早產兒小虎挺過5次手術 甩鼻胃管「回娘家」

馬偕兒童醫院今日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邀請2018至2022年間出生、體重未達2000公克的早產兒家庭返院,共有約50組家庭、150人參與,藉此健康追蹤與彼此交流照護經驗。記者李青縈/攝影
馬偕兒童醫院今日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邀請2018至2022年間出生、體重未達2000公克的早產兒家庭返院,共有約50組家庭、150人參與,藉此健康追蹤與彼此交流照護經驗。記者李青縈/攝影

現年3歲男童小虎,因媽媽子癲前症緊急剖腹生產下,懷孕30周又4天就出生,體重僅640公克,不只早產,體重還遠低同期胎兒,屬於「超低體重早產兒」。歷經五個月住院與四次手術總算順利出院,如今在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已活蹦亂跳,開心觀看表演。

馬偕兒童醫院今日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邀請2018至2022年間出生、體重未達2000公克的早產兒家庭返院,共有約50組家庭、150人參與,藉此健康追蹤與彼此交流照護經驗。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張弘洋提醒,產檢期間發現胎兒體重明顯偏小,應及早轉至具高危險妊娠與新生兒照護能力的醫療院所,提高新生兒存活率與預後表現。

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醫師、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正是小虎主治醫師,她說,小虎的媽媽在產檢期間就被評估為子癲前症高風險個案,並且出現胎兒體重較輕、單一臍動脈異常等表徵。小虎出生周數雖然已進入懷孕後期,但體重僅為同期胎兒1500公克的一半,送入加護病房,陸續接受開放性動脈導管結紮、腸造口、膽汁鬱積及腸造口關閉等手術,才順利出院。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部資深主治醫師王有利指出,子癲前症為孕期常見的高風險疾病,常見症狀如胎盤血管阻力上升、血流供應不足,進而導致胎兒生長受限、營養不良與早產風險升高。好發族群包括第一胎、多胞胎、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病史以及曾有子癲前症病史的孕婦。

小虎母親回憶,懷孕後期已知胎兒體重偏小,又遇上全家確診新冠, 自己在隔離期間突發出血與陣痛,就醫時子宮頸已開三指,胎位仍未轉正,只能緊急剖腹產。所幸醫療團隊給予極大支持與安全感,主治醫師每次都會親自說明病情,兒童外科醫師王念陸更在手術前親手繪解說。

原以為小虎出院時需帶氧氣返家,未料在住院末期已成功脫離呼吸器,僅帶著鼻胃管返家。小虎母親媽媽說,因為長期仰賴鼻胃管,小虎在吞嚥與咀嚼方面需花較多時間學習,對進食興趣缺缺,目前主要挑戰是增加體重。

張瑞幸表示,馬偕醫院照護體重小於1000公克的早產兒,存活率約達88%,但出院後仍需長期關注神經發展、吞嚥進食、呼吸功能、視聽覺能力及後續的行為與學習表現,並適時介入治療。

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資深主治醫師林佳瑩曾分析「台灣早產兒追蹤網絡」資料指出,體重偏低的極低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早產兒,不僅在住院期間的死亡風險較高,慢性肺病與嚴重視網膜病變的機率也較高。兩歲追蹤結果顯示,這類早產兒在生長與神經發展方面遲緩的風險明顯升高,顯示胎內生長受限的新生兒需更多關注與照護。

體重 馬偕醫院 早產

延伸閱讀

桃園新屋每年逾300新生兒卻僅一公托 地方盼閒置消防分隊改建

28歲患乳癌雙標靶搭配手術 夏天穿比基尼也不怕

打呼又受不了戴呼吸器睡覺 醫用這手術助他改善

大陸禁止阿茲海默症手術 指有效性缺乏醫學證據

相關新聞

日頭赤炎炎!雙北等5縣市明高溫恐飆破36度 台東當心焚風

受到西南風沉降影響,天氣高溫炎熱,台東縣明天有焚風發生的機率,氣象署也針對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及台東縣等5縣市...

去日本注意!「颱風百合」最快今晚生成 路徑曝光恐登陸日本

隨著太平洋高壓增強,台灣本周恢復夏季型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中央氣象署表示,明天台東有焚風發生機率,雙北、台南市、高雄市...

受邀演出被迫喊「我愛中國」…國樂家控淪大外宣素材 樂團回應了

國樂家朱紫渝日前受邀前往中國演出,她在臉書上揭露被迫喊「我愛黃河、我愛中國」等口號。受指控的上玹樂集民族管弦樂團則發聲明...

家人輕症也可能傳腸病毒給新生兒 醫籲一有症狀即警覺

今年腸病毒造成新生兒重大威脅,伊科病毒11型已奪5名新生兒性命。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部長紀鑫指出,伊科病毒死亡率高,特...

國旅衰退暑假住房慘澹!宜蘭僅5成、花蓮剩3成 靠活動搶人氣

國旅衰退,宜蘭、花蓮暑假訂房率低迷,宜蘭截至目前平均僅約5、6成,花蓮更慘,只剩3成出頭,宜蘭童玩節上周開幕、冬山風箏節...

唯一美籍航空公司進駐高雄 聯合航空今開航高雄飛東京成田

聯合航空今開航高雄-東京成田航線,這也是目前高雄機場唯一一家美籍航空公司進駐,南部旅客不僅赴日旅遊更方便外,未來從高雄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