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翁每天習慣喝1種湯…檢查發現2.5公分息肉 確診大腸癌

醫師警告紅肉攝取過量,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 示意圖/ingimage
醫師警告紅肉攝取過量,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 示意圖/ingimage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連續多年居亞洲之冠,亦是國內第二大癌症類型及第三高死亡率癌症,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2022年新增大腸癌病例達17,643人,2024年死亡人數更達7,000人,平均每31至37分鐘即新增一名患者。醫界提醒,日常飲食習慣與大腸癌風險密切相關,紅肉攝取過量是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

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一則案例。一名60多歲的男性因長期胃食道逆流前來就診,經醫師建議後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陽性。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時,發現大腸內有一顆約2.5公分的息肉,切片後確診為早期大腸癌,所幸病灶尚未突破黏膜層,經手術處理後病情穩定。

陳醫師指出,這名患者來自台南,長年有每天早餐喝牛肉湯的習慣,紅肉攝取量明顯過多。紅肉中含有較高濃度的血紅素鐵與特殊糖分子,在體內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損傷細胞DNA,長期累積恐導致腸黏膜異常甚至癌變。研究也顯示,紅肉經高溫烹調後,容易產生多環胺類、芳香烴類與N-亞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質,加劇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報告,每日攝取超過100克紅肉(約6片火鍋肉)會使罹患大腸癌風險提高約17%;若每日攝取50克加工肉品,風險則增加18%。陳炳諴建議,民眾每日紅肉攝取量應控制在100克以內,每週總量不超過500克為佳,並盡量改以白肉如雞肉、魚肉,或植物性蛋白替代。

此外,為提升大腸癌早期發現率,國健署目前提供45至74歲民眾,以及4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者,每兩年一次的免費糞便潛血篩檢。由於大腸癌早期常無明顯症狀,定期篩檢是及早發現與治療的關鍵。

醫師呼籲,民眾應調整飲食習慣,增加蔬果與膳食纖維攝取量,減少高溫烹調與加工肉品食用,搭配規律運動與維持健康體重,並善用政府提供的篩檢資源,共同降低大腸癌發生風險。

牛肉湯 息肉 大腸癌 WHO

延伸閱讀

英研究發現一香料是「抗癌超級食物」有助預防大腸癌 每天吃降低腫瘤風險

胃不好的人比較容易得胃癌、大腸癌?醫生解釋一種情況要小心

40歲還年輕?不菸不酒男肚悶2月 醫檢查搖頭:大腸癌已轉移

台大醫院研究:40歲就篩檢 大腸癌死亡風險降4成

相關新聞

藍色公路5新航線2個月內啟航 交部規畫打造觀光示範船

為了推海上觀光,交通部航港局昨宣布有五條新航線將啟航,包含三條限定試辦航班、二條固定航線,其中外界最關注的基隆至日本石垣...

薇帕颱風凌晨2時生成 今明最接近台灣 路徑不排除北偏

中央氣象署發布颱風生成訊息,原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09),於今天凌晨2時發展為輕度颱風,為今年第6號颱...

6旬翁每天習慣喝1種湯…檢查發現2.5公分息肉 確診大腸癌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連續多年居亞洲之冠,亦是國內第二大癌症類型及第三高死亡率癌症,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2022年新增大腸癌病例達17,643人,2024年死亡人數更達7,000人,平均每31至37分鐘即新增一名患者。醫界提醒,日常飲食習慣與大腸癌風險密切相關,紅肉攝取過量是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

對流雲系發展旺 從北到南14縣市大雨特報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中南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及強陣...

胃食道逆流 每4人有1人患病

如果經常「胃糟糟」,出現胃悶、胸口灼熱、口苦、吞嚥困難等症狀,小心胃食道逆流上身!馬偕紀念醫院內科門診護理師曾怡鈞表示,...

想「凍齡」必改!醫曝6個讓皮膚老化的壞習慣 這點夏日不可少

沒有人願意未老先衰,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大家都希望自己能看起來年輕一些。而《Women's Health》報導,美國皮膚科醫生約書亞‧齊克納(Joshua Zeichner)指出,日常生活中有六個常見的加速皮膚老化的壞習慣。如果你想實現「凍齡」,最好將它們改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