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吳釗燮赴美「特殊管道」會談目的非關稅 林佳龍未同行

網友推爆!2025墾丁住宿推薦清單TOP6 從星級飯店到人氣包棟一次看

捍衛戰士「冰人」方基墨離世!阿湯哥公開默哀:祝你下段旅途順利

【2025作家巡迴校園講座──花蓮高中場】陳昱文/在我沒有意識到的青春:私我與時代的十字路口

作家房慧真(左五)、馬翊航(左三)、主持人陳昱文(右一)與花蓮高中師生合影。圖/張肇輝攝影
作家房慧真(左五)、馬翊航(左三)、主持人陳昱文(右一)與花蓮高中師生合影。圖/張肇輝攝影

主辦單位: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聯合報副刊、花蓮高中

時間:2025年2月27日(星期四)14:10-16:00

主講人:房慧真、馬翊航

主持人、記錄整理:陳昱文

▋咀嚼青草梗寂寞甜味的翻牆者們

春日午後,馬翊航和就讀花中時期的文學啟蒙老師徐素珍用完餐,房慧真搭乘花中校友麻子先生的車前往美崙。講座前,兩位講師不約而同地刻意繞到花蓮高中的宿舍區,望向高聳多刺的圍牆。

細數自身文學啟蒙與花蓮印象,這片圍牆,都寫在了他們為花中師生朗讀的散文作品〈海邊的房間〉和〈翻牆者〉。

花蓮是馬翊航生命中第一個具文本性的地方,花中出產了許多作家,在十六至十八歲情感高速擴張的年紀,文學作品自然地和青春對自由的渴望綁在一起。自池上到花蓮高中就讀的他,為了愛情的滋味,翻牆離開晚點名後的宿舍,〈海邊的房間〉立體地復甦了酷兒少年的故事。他幽默地說:「中午特地到宿舍外圍走走,欄杆怎麼那麼高!」

談起文學啟蒙的時刻,馬翊航說:「當年花中文學獎不僅讓我賺進獎金三千元,還讓我知道,寫作是依附於情感之下,而不是一個指定的作文題目。」楊牧散文〈山谷記載〉節制地收束在「必須停止記載山谷」,獨特的收尾,讓就讀花中的馬翊航既震動又困惑。同樣吸引他的還有〈戰火在天外燃燒〉,描繪婦人豐碩胸脯的畫面,讓他體會到:即使戰爭消逝了,但身體與性的感受仍在,寫作是將記憶召喚回來的藝術。

成長於台北的房慧真,對花蓮的印象來自擔任記者時,進入太魯閣山區採訪原住民保留地被亞洲水泥占領的故事,此外,楊牧筆下就讀花蓮高中時的情境,也是她認識花蓮的心靈指南。尤其是葉珊時期的〈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將在校園和同學格格不入,漫遊於公館古亭一帶的少女房慧真召喚回文學的世界。

房慧真感性地說:「翊航學長、麻子學長,在中學時期都有跨鄉跨縣讀書的移動體驗,夢想總在遠方。想家時,鄉愁發生了,文學也誕生了。我成長於大都會,缺乏移動經驗,反而覺得失去了鄉愁式的心靈感受。國中時已閱讀過〈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後來卻淡忘了,影像和音樂對中學時期的我更具吸引力。直到就讀淡江大學,課堂上王文進教授一字字地高聲朗讀:『拔一根青草梗,放在嘴巴裡嚼,有一種寂寞的甜味。』我意識到──於我,鄉愁不是離鄉背井,而是人際上的距離感。楊牧的散文帶我回到了文字的家鄉。」

房慧真緩緩地說起綽號麻子的花中學長王智章的故事:麻子是住光復的小孩,因學會抽菸、吃檳榔,父母將他轉到花崗國中就讀。1971年,麻子入學花蓮高中,開學不去領課本,抱著吉他,翻過了花中的矮圍牆,穿過海岸路,越過鐵軌,直奔海邊T字堤,吟哦著卡繆的小說,後來在海邊「撿到」自建中輟學至花蓮晃蕩的黃崇憲,在《拒絕聯考的小子》、《擊壤歌》、存在主義書籍盛傳的年代中,彼此相識、相惜,寄居在聖經書院,多年後,兩人成為獨立影像紀錄團體「綠色小組」中的莫逆之交。這段情誼在〈翻牆者〉中有動人的見證。

▋在我沒有意識到的青春:私我與時代的十字路口

時代總以無聲的姿態,徘徊於青春的路口。

回憶1989年發生天安門、鄭南榕自焚等事件,當時就讀金華國中的房慧真和大時代擦身而過。中學時期,她著迷偶像Tommy Page,還特地買了紙盒型的傻瓜機到機場接機。

Disco舞廳盛開的年代,偶像在台北市中泰賓館開演唱會,演出時間自晚上十點開始,她很緊張,不知道怎麼說服父母參加跨夜演唱活動。那天是6月3日,中正紀念堂舉行跨夜聲援北京的晚會,遂向家人說要參加晚會,竟得到應允。「聽完演唱會後,就和姊姊去中正紀念堂。很多事情在當下沒有特別的感受,演唱會很歡樂,有一個玫瑰色的色調,」房慧真話鋒一轉:「但沉澱後會感受到黑白強烈的色差,當晚天安門有許多人死去。」

房慧真回顧,十幾歲時她對歷史的認識「雖然像白癡」,但那雙純真、無知的眼睛很可貴。特別是長大後,世故了不再純真,反而發現當年的純粹。她鼓勵同學:「時代的記憶,值得我們透過閱讀與採訪不斷補課。」

關於私我,馬翊航想起自己參加花中合唱團,練唱陳黎作詞、郭子究作曲的〈回憶〉,第一次感受到文字與旋律相伴的美,在生命中繚繞。保管合唱團辦公室鑰匙的他,常蹺掉體育課,到合唱教室發呆,聽除濕機發出嗡嗡聲響,擁有屬於一個私人的時間與空間。少年也常到瓊林書局找尋「觸電」的感受,有回發現印刷精美的《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所有書中介紹的食物都發出光亮,受大腸包小腸等美食吸引,升學考試的志願,他全都填了北部學校。

就讀花中時,馬翊航在花蓮文化中心地下室看了陳俊志的紀錄片《美麗少年》,主持人是陳黎,內容講述一群就讀成功高中年輕男同志的故事。多年後,他才發現故事中潛伏著對愛滋的不安,影像保留了這份恐懼。「寫〈海邊的房間〉,是看完《美麗少年》二十年後的事情,那份對恐懼疾病的同理,是高中的我和時代擦身而過的經驗。」馬翊航舉例,胡德夫〈牛背上的小孩〉既是一首歌,原本也是一篇長長的散文:就讀淡江大學的胡德夫,看見學院圍牆外的草皮,要爸爸把牛寄給他,以解鄉愁。多年後才發現,短短的草其實是高爾夫球場。「這片草皮象徵階級的劃分。有時候,我們當下不會意識到自己在時代的現場。」

馬翊航接著推薦了楊佳嫻《小火山群》,書中題材、筆法對他多有啟發:「有篇文章提到,她高中開始讀葉珊散文集,是因為一位男孩的介紹,多年後,她和在台北窯烤餐廳工作的男孩重逢,後來聽說他正存錢要進行性別重置手術。這些訊息在過往的聯繫都沒有蛛絲馬跡,就只有感受到男生的纖細。這是成長記憶的波瀾!」他也向在場的學弟妹喊話:「我們的寫作不只是為自己寫,也為未來的人寫,五十年後有人想知道2025年花中學生的想法,他就需要去翻花中文學獎的作品集,可能出現下一個楊牧、楊佳嫻、房慧真。盡可能提筆書寫,不要輕忽你當下經歷過的任何一個時刻!」

▋接受生命的柳暗花明,成為撿拾記憶的拾荒

關於未來職業的選擇,房慧真分享從事記者是因為缺乏寫作題材。寫散文如果要遵守和讀者的契約,不用虛構筆法書寫,基本上兩、三本就寫完了。她以自身經驗為例:「我漫遊式地拾荒,到處去撿拾碎片式的歷史記憶、靈光乍現的時刻,這樣的知識建構過程,能保有多樣性。」她也提醒有志創作的學子,生命有趣之處,不是被決定好的:「決定讀文史哲科系,可能會焦慮未來的工作,何妨大膽去接受生命的柳暗花明,去敞開自己,保有所有的可能,不要把自己限定在某一條道路上。」

馬翊航則回應:「我心裡面沒有一個職業是作家,只要在各種職業中你願意提筆寫作,那就是作家!在學院讀書、擔任編輯看起來有局限,但也有面對世界的方式。編輯不僅和作家互動,也和不同的議題、職業者互動;學院除了和學者交流,最重要的是和知識互動,和世界產生立體感。」

講座的尾聲,花中高三學生善喜‧歐海提出寫作令他痛苦的感受,房慧真親切地回應:「寫作的確是痛苦的!我要恭喜你。如果寫得很順暢,字字句句都從筆端傾瀉,那可能是二、三流的寫作者。創作像懷胎,經歷自我質疑、痛苦,所生產的作品是未知性的,沒有辦法控制要怎麼寫,這樣的作品可能會超出預期的好。」

花女高三學生范致綾提問:回望記憶如此艱難,該用什麼位置觀看?房慧真回覆:「有些經驗需要時間沉澱,才能舒服地和它們對望。如果有難以下筆的題材,可以先寫下小筆記,放一放,未來比較可以平和地面對。」

馬翊航則補充,「時間會改變對事情的態度、參照點」。如王盛弘在《雪佛》談當兵和重考班的經驗,以前的作品集處理過,但是透過複寫,找到了新的語言和寫作方式。「有些經驗,很寶貴,只能寫一次,就要先放一下。記憶像篩子,像醃漬物,等醃透了,就變成美酒,而不是澀澀的梅子。」

宿舍 意識 房間 拾荒 文學 淡江大學 演唱會 職業 花蓮 青春

延伸閱讀

花蓮縣議長張峻挺罷免傅崐萁 綠:凸顯非關藍綠

影/花蓮議長張峻挺罷傅 將與公民團體合作衝高連署書

花蓮縣議長張峻刊登廣告 支持罷免傅崐萁

花蓮議長張峻表態支持罷免傅崐萁..蔣萬安用12字回應

相關新聞

【副刊學:AI時代的文學插畫家】張嘉真 /透明與透明的疊加:訪插畫家顏寧儀

那是一個會把地圖摺疊成小小一張握在手心的年代。顏寧儀說,她一個人帶著作品集,搭火車穿過英國的鄉間與山林,去到一間一間大學面試。到站以後,她會掏出紙本地圖,將它展開,順著經緯與座標找到自己該往何處去。作品集又大又重,她比劃著,長寬大約六十公分乘以九十公分,夾著顏寧儀所有畫作。「有時候風大一點,我抱著作品集,不由自主就會跟著作品集打轉。風從這邊來,作品集就會把我整個人往那邊帶。」她形容,作品集像是帆,而她是那艘船,等著起風,將她帶往遠方。

春日之舞/羅娃娃|像彩虹般延伸

記得練舞第一個夜晚,整個廣場都是阿姨們的大笑聲,光是最基本的「踩、踩、踏」就讓我鬼打牆,一直跟不上節奏。苦練半天,腳步終於踩對以後,換手臂打結,兩者在平行時空各舞各的,更不說一邊跳還要一邊跟著隊伍前進,我只能定格完成動作再趕緊小跑步追上。那夜好緊繃,每個休息空檔我都在場邊「踩、踩、踏;踩、踩、踏」,阿嫂輪番上前指導,我的臉應該整晚都像番茄一樣紅。 【精彩語錄】 引言:長達三周的練習,有時好像進步良多,有時會感覺少了什麼……

情書簡訊

幸福不用多,有妳就足夠。

情書簡訊

你是個寶藏,讓我想往心裡藏。

【2025作家巡迴校園講座──花蓮高中場】陳昱文/在我沒有意識到的青春:私我與時代的十字路口

主辦單位: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聯合報副刊、花蓮高中

【書評‧小說】賴鈺婷/永不終止的故事

推薦書:西西《鬍子有臉》(洪範出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