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歲女童當街遭刺!桃園婦買飲料起衝突 竟持刀猛擊店員無辜幼兒

台股動盪、地緣政治風險升 房市329檔期今年有戲唱?

禮讓救護車竟被科技執法告發 經申訴獲撤銷闖紅燈罰單

去年5月9日在社頭鄉東彰路七段與湳底路口,有輛休旅車駕駛人停在停止線前等綠燈通過,為禮讓救護車,在移動車時,被科技執法告發闖紅燈,駕駛人提起申訴,經警方檢視影片屬實,成功撤銷罰單。圖/警方提供
去年5月9日在社頭鄉東彰路七段與湳底路口,有輛休旅車駕駛人停在停止線前等綠燈通過,為禮讓救護車,在移動車時,被科技執法告發闖紅燈,駕駛人提起申訴,經警方檢視影片屬實,成功撤銷罰單。圖/警方提供

科技執法可以精準判定,近年來,已成了警方取締交通違規的利器,彰化縣去年科技執法就取締4萬4018件,受理申訴只有280件、撤銷47件,卻有汽車駕駛人為禮讓救護車被告發闖紅燈,經申訴才獲撤銷罰單,民眾被舉發有疑義,仍應提起申訴確保權益。

彰化縣2022年11月在12處路口啟用科技執法,2023年10再增加25處,到今年3月1日再新設19處,合計全縣科技執法的路口有46處,警方表示,由於科技執法可以減少人為誤差及車禍事故發生,以及減輕警力負擔,未來仍將持續增設。

彰化縣警察局指出,路口科技執法的取締重點,主要是闖紅燈、超速及未禮讓行人,以彰化縣2022年在12處路口設置科技執法為例,去年交通事故發生62件、較前年的130件,減少68件,減少比率達52.3%,顯見科技執法可達到減少交通事故的遏止效果。

由於科技執法精確性高,相對可減少執法爭議,彰化縣警察局統計,彰化縣去年37處科技執法路口,共取締4萬4018件交通違規,但受理申訴只有280件、撤銷47件,撤銷比率僅占舉發總件數的0.1%,申訴案件依次是超速、闖紅燈、未依標誌標線行駛。

警方表示,科技執法告發案件的申訴及撤銷比例雖然很低,卻仍不乏獲得平反的案例,去年5月9日15時42分在社頭鄉東彰路七段與湳底路口,有輛休旅車駕駛人停在停止線前等綠燈通過,當時一輛救護車從後疾駛而來,駕駛人為禮讓救護車,在往左移動車時,被科技執法告發闖紅燈,駕駛人收到罰單後不服,提起申訴,經警方檢視影片屬實,成功撤銷罰單。

縣警局表示,民眾對於被告發交通違規,如果認為有疑義,可以提出申訴,若經審核確認為錯誤舉發,警方會依法撤銷罰單,並強化審核機制,避免罰單錯誤。

去年5月9日在社頭鄉東彰路七段與湳底路口,有輛休旅車駕駛人停在停止線前等綠燈通過,為禮讓救護車,在移動車時,被科技執法告發闖紅燈,駕駛人提起申訴,經警方檢視影片屬實,成功撤銷罰單。圖/警方提供
去年5月9日在社頭鄉東彰路七段與湳底路口,有輛休旅車駕駛人停在停止線前等綠燈通過,為禮讓救護車,在移動車時,被科技執法告發闖紅燈,駕駛人提起申訴,經警方檢視影片屬實,成功撤銷罰單。圖/警方提供

科技執法 闖紅燈

延伸閱讀

車輛未禮讓行人3個月取締近700件 台南新增27處科技執法

影/可怕!輪椅伯闖紅燈「倒退嚕」過馬路嚇壞人

高雄機車騎士闖紅燈撞違規行人 車著火釀3傷

影/科技執法讓「錢包破洞」?交通罰鍰收入創新高、罰單申訴暴增149倍

相關新聞

濫用就安基金 謝宜容涉貪遭訴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被控職場霸凌害部屬輕生,涉嫌侵占就業安定基金採購的物品並由特定業者承包部分採購案,...

鍾文智效應…2度接近漁港 張綱維羈押

前遠東航空公司董事長張綱維被控掏空資產卅六億元,一審判刑十四年,裁定科技設備監控,案件上訴。台灣高等法院發現張近期多次違...

沒走斑馬線過失責任更大 行人被撞傷求償251萬僅判16萬

顏姓機車騎士在基隆市道路撞傷劉姓行人,劉求償醫藥費、勞動力減損、精神撫慰金等251萬元,但法官認為,行人未走行人穿越道及...

妻懷孕顧小孩 丈夫上閨蜜小三的床 她憤提告求償百萬

新竹陳姓女子婚後忙著照顧新生兒,又懷了第二胎,老公同事張女關懷備至,與夫妻一同出遊聚餐,成為陳女最好的朋友,張先生趁著太...

獨/桃園調查官約少女開房間口交、拍性愛照 賠40萬獲緩刑

調查局桃園市調查處廖姓調查官上網認識少女,雙方交往上旅館開房間,要對方幫他口交、還拿手機拍照,事後少女向老師述說才曝光;...

男大生全裸逛校園被逮當場認錯求饒 法官網開一面判緩刑

台南某大學林姓男大生於前年8月30日、31日中午全裸在學生宿舍、系辦公室及校園內各處停留、閒逛,學生發現後通報校安人員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