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身體有恙還喝伏特加酒駕 只能罰款?司法院人審會或討論免職

宜蘭地院法官張軒豪下班後飲用伏特加,接著竟開車外出,因左轉提前轉彎遭巡邏警員攔下,他的酒測值達1.05毫克。刑事部分被依不能安全駕駛罪判4月得易科罰金之定讞。法官評鑑委員會將張報由司法院移送職務法庭,職務法庭今開庭,司法院表示法評會建議「罰款」,但不排除另提交人審會審議,重則免職。

職務法庭原定3月19日宣判,但監察院3月4日通過彈劾並移送懲戒,合議庭決定再開辯論,且也未料高院判決在3月19日也出爐。

張因身體有疾,曾兩度就醫手術,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有年接受治療時還常常請假,但他卻仍飲用烈酒伏特加;本次酒駕後,司法院2024年9月26日將他停職,停職期間領3萬多「半俸」,張稱「生活困頓」。監察院今年3月4日也通過彈劾並移送懲戒。

張軒豪是司法官班第37期結業,1999年到宜蘭地院任職,擔任民事庭法官,兼辦宜蘭簡易庭。張2017年1月9日晚間6點多因開車遭違規闖紅燈的林姓騎士追撞,林和後座的乘客人車倒地,但張卻駕車離開,後來才又開車返回現場並坦承為車禍肇事人。高院2018年依肇事致人傷害逃逸罪判張4月徒刑,緩刑2年確定。

張去年8月19日晚間8點44分駕車行經宜蘭市環市南路與縣政二街交岔口,打算左轉,但還沒開到岔路中心,就搶快轉彎占用對向車道,遭宜蘭縣警宜蘭分局進士派出所巡邏警員攔下。因車內出濃濃酒味,張軒豪的酒測值遠遠超過0.25毫克標準。張稱喝了約150毫升、酒精濃度40%的伏特加,不過未說出是在何時、何地飲酒。宜蘭地檢署指張身為法官,知法犯法,危及自身安全,也可能對他人及其家庭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依刑法第185-3條起訴。

高院審理後認為,第一審已審酌刑法第57條科刑的一切情狀,就張的犯行量刑,是合法行使量刑裁量權,並沒有違背罪刑相當原則和比例原則無悖,也無違法或不當,因此維持一審刑度。

懲戒法院職務法庭今行辯論程序,司法院代表認為若依法評會決議,司法院僅能遵照建議「罰款」,但張軒豪的刑事判決已定讞,是否符合法官法第42條「免職」要件,這必須由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審議,不排除在職務法庭第一審懲戒後,再移送人審會。

張軒豪自認違失程度還不到適用法官法第42條的要件,其他請合議庭依法審酌。監察院代表則表示尊重合議庭判決。

※ 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宜蘭地方法院法官張軒豪酒測值達1.05毫克,宜院依不能安全駕駛罪判他4月徒刑,得易科罰金,台灣高等法院今駁回上訴定讞。懲戒部分,職務法庭今辯論終結,定4月14日宣判。記者王宏舜/攝影
宜蘭地方法院法官張軒豪酒測值達1.05毫克,宜院依不能安全駕駛罪判他4月徒刑,得易科罰金,台灣高等法院今駁回上訴定讞。懲戒部分,職務法庭今辯論終結,定4月14日宣判。記者王宏舜/攝影

司法院 宜蘭 監察院

延伸閱讀

騎Youbike也算酒駕... 北市慢車酒駕暴增近4倍 議員曝33件被送辦

3犯酒駕法院還不讓入獄?檢抗告成功:司法不應成縱容酒駕破口

鍾文智落跑引撻伐 司法院今晚出手拔高院庭長邱忠義

鍾文智發監前潛逃 黃國昌:高院偽造文書 綠委護航

相關新聞

男子沒證照在網路平台當股市老師 收會員半年進帳357萬元

李姓男子沒有證券投資顧問證照,卻在網路平台開辦「課程」,發表股市預測及分析文章,招募會員,扣除平台分潤兩成,半年共獲取報...

北市議員陳怡君涉詐助理費案 檢聲請延押「饅頭主任」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及綽號「饅頭」的辦公室主任張惠霖,因涉詐領助理費遭羈押至今,士林地檢署持續偵辦中,今考量張羈押期限將屆,...

「戰地醫師」愛情詐騙 2單親媽上當淪詐團工具判決曝

鄧姓、鍾姓兩名單親媽媽分別在臉書結識外籍男子,對方都自稱要退休,將帶孩子來台共組家庭,先寄「重要」包裹交付她們保管,鄧、...

鍾文智棄保潛逃 北檢分案調查2位高院法官涉貪汙、枉法裁判

經濟要犯鍾文智遭判刑30年5月定讞棄保潛逃,台灣高等法院上月開法官自律委員會認為審判長邱忠義、受命法官陳勇松裁定科技設備...

父親會家暴...4歲發展遲緩男童無人照顧 美籍夫婦收養

4歲男童小飛有發展遲緩的情況,因父母疏於照顧,父親又有對母親家暴的情形,他在嬰兒時期曾5個小時沒有吃東西,被社工緊急安置...

法官身體有恙還喝伏特加酒駕 只能罰款?司法院人審會或討論免職

宜蘭地院法官張軒豪下班後飲用伏特加,接著竟開車外出,因左轉提前轉彎遭巡邏警員攔下,他的酒測值達1.05毫克。刑事部分被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