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楣誤列詐騙警示帳戶…解列卻註記信用不佳 議員籲成立專案窗口
為防堵詐騙金流,只要遭警方調查時發現疑似金流狀況,帳戶就有可能遭凍結,不料,北市議員耿葳收到民眾陳情,遭誤以為帳戶與詐騙有關,儘管解除列管卻被註記異常,導致信用不佳。北市警局表示,未來會請金管會了解各金融機構實務作法,以利警方提供解除通報。
耿葳舉例,一名陳情人有3個銀行帳戶的自營生意業者,戶頭分屬2家銀行,但遭到警方追查人頭帳戶金流時,查出有1個帳戶曾有過金流,導致另外2個也遭列為示警帳戶,銀行直接將所有帳戶凍結、信用卡也停用。
耿葳說,根據調查北市2024年被列為警示帳戶有1萬8132件,而帳戶解除列管比例高達78.9%。被列為警示帳戶有可能僅有百元或千元金流,但得經過數個月的調查確認與詐欺無關,銀行才會解除警示帳戶,卻註記帳戶曾有異常狀況,導致帳戶所有人的信用狀況不佳。
耿葳建議,警局應該向警政署、金管會反映金流追查層數過深、無罪推定下不應凍結帳戶等,建立更精準的金流風險模型,讓基層員警減少不必要公文往返,也應成立相關協調小組,快速提出申訴與恢復帳戶使用。
北市警察局表示,若經認定屬無必要警示情形,已與金融機構建立聯繫管道,協助民眾釐清並加速帳戶恢復程序,也會建議金管會了解各金融機構實務作法,參酌警方提供解除通報原因,避免逕自將警示紀錄留存於信用評等資料中,以維護民眾權益。
警察局說,已加強第一線同仁對多層帳戶聯防通報案件研判,如果經調查確認無繼續警示必要,將即時辦理解除,兼顧被害人與帳戶所有人的雙方權益,落實打詐與程序正義並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