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貿易會談開始! 陸國務院副總理赴瑞士與美財長談判

白沙屯媽突轉進鎮公所決定過夜 通霄鎮長、廟方人員全傻眼

相差19歲姐弟戀...她視訊看小男友被毆 暴力討債釀1死

台中洪姓男子與大19歲的李姓女友分手後,李找鄭姓、高姓男子上門向洪討債,洪失控刺死高涉嫌殺人;台中地院命洪15萬元交保被撤銷,重開羈押庭時院方認定洪遭入侵施暴,李女還透過視訊目睹,洪是否出於防衛、有無殺人犯意都有疑慮,仍維持交保增加保金至20萬元,可抗告。

檢警調查,洪男(32歲)和李女(51歲)2024年9月中秋節前後分手,李認為洪應還她之前送的10多萬元現金、金飾,找來鄭男幫她討債。

鄭9月23日再找高姓友人陪同,一早6點多到洪霧峰區租屋處,闖入房間後3人扭打成一團,洪從櫃子抽出料理刀揮砍、刺擊,鄭、高均中刀鮮血淋漓,雙雙沿樓梯逃往1樓,卻失血過多倒在大廳,送醫後高身亡、鄭撿回一命。

洪男案發落網被收押,檢方今年1月依殺人罪嫌起訴他,移審台中地院收押近3個月,中院認為依訴訟程度、偵查時已蒐證完畢,且洪和高、鄭無恩怨,對方受託暴力討債,認為洪有正當防衛或防衛過當可能,且為讓洪能妥為尋覓自身有利證據,命15萬元交保限制出境,施以電子腳環科技監控。

檢察官不服抗告,主張高男、鄭男討債時沒持武器,與洪之間3人互毆,洪才拿刀行凶,且高右大腿傷口呈閃電形,可能被刺入後有轉動、抽出,創徑達19.5公分,顯見洪行刺殺意甚深,並非基於防衛,而是出於殺人不確定故意,法院僅命15萬元交保,難保他之後會準時出庭。

台中高分院二審查,洪男並非全坦承,當時3人互毆後他才拿刀,是否正當防衛有疑慮,且洪男與死者高男間傷勢差異極大,顯見洪行刺殺意甚深,一審命15萬元交保、科技監控,其強度是否確保他不會逃亡,非無再斟酌餘地,撤銷發回重裁。

中院再開羈押庭,勘驗鄭男在警詢時說,自己闖入洪房間問他姓名,但鄭回答「不是」,他就打視訊給李女,經對方當場指認洪,高就朝洪揮拳揍臉;另李女也說,透過視訊看到洪男被打,洪還一直叫她原諒,但自己說不要,洪大喊「我錯了,對不起,我們好好談」。

中院認為,鄭、高非法入侵高屋內,立即朝他暴力相向,洪面對帶有惡意入侵者,身處遭暴力攻擊而和對方扭打,應屬人的正常反應,有正當防衛、防衛過當疑慮。且高男刀傷遍布全身,可見衝突激烈,但失血過多身亡並非臟器、重要器官遭攻擊,是否直接能推斷洪有殺人犯意,也有疑慮。

此外,鄭、高被砍後,仍從洪屋內拿金飾才退出,洪也沒追趕,反而是躲回廁所報警,而本案是洪遭他人闖入施暴才引發衝突,為偶發事件,無法推論洪有暴力傾向,難認有反覆實施、串滅證之虞,且他從事板模工經濟非富裕、國外無人脈,無課予巨額保釋金必要。

中院也查,洪4月首次交保接受科技監控以來並無異狀,交保被撤銷發回後,5月8日再開庭也準時到案,因此仍認無羈押必要,命他2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施以科技監控。

高姓男子被洪男持料理刀揮砍、刺擊,身中多刀送醫搶救不治。圖/民眾提供
高姓男子被洪男持料理刀揮砍、刺擊,身中多刀送醫搶救不治。圖/民眾提供

殺人 討債

延伸閱讀

2刑事警涉洩個資助調查官余正煌暴力討債 嘉市警局上午發布改調

2情治人員聯手明仁會暴力討債 調查官余正煌20萬交保

涉委託竹聯明仁會暴力討債 調查官余正煌移送北檢複訊

426主揪養生館陷暴力討債爭議 鄭正鈐:絕無合作

相關新聞

兄弟遭父棄養30年…成年被追每月3萬護理費 法院判免養

新竹陳姓兄弟自幼遭父親拋棄,成年後竟突然接獲通知,需負擔高齡父親每月逾3萬護理之家費用,兩人不堪其擾,向法院聲請免除扶養...

上校逾越幹部親屬互動記2大過 不服興訟敗訴確定

時任空軍上校的呂姓男子與士兵姪女單獨共處寢室、傳送猥褻訊息等,軍方認定逾越幹部及親屬互動倫理,呂男遭記2大過懲處。呂男不...

「賺生活費」男子媒介逃家少女性交易 判刑2年半加罰10萬

新北市蔡姓男子3年前收留15歲蹺家女,以「賺生活費」為由,透過網路交友軟體,近1個月內,以4000元至9000元不等價格...

台中男酒駕超速撞電桿當場死亡 家屬求償千萬國賠被駁

台中陳姓男子騎機車自撞電線桿身亡,其妻子、母親及小孩控訴台中市交通局未畫設路邊線,管理有欠缺,提國賠求償1045萬元;法...

出獄不到5年竟在囚車上打人 新竹男動粗下場曝

新竹43歲邱男因過去涉轉讓禁藥遭判刑,出獄不到5年又因情緒失控,在囚車上辱罵並毆打同車的丁男,導致對方左臉與頭部挫傷。新...

桃園回收伯物品亂放挨罵...竟持雙槌猛砸少年頭 一審判2年10月

桃園五旬胡男從事資源回收,卻隨手將物品堆放商家門前,去年10月27日午後,店主的17歲兒要他清走釀口角,胡男心生不滿竟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