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眾量級」母公司涉逃漏稅!家寧一家人全成被告 母怒:不要再拍了

花蓮鐵路高架化納雙軌化告吹 縣府恐需負擔配合款50億

立委傅崐萁(右二)2年前邀集交通部考察花蓮交通建設,交通部前部長王國材(右三)當時承諾,7個平交道路口將納入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中央全額補助經費。本報資料照片
立委傅崐萁(右二)2年前邀集交通部考察花蓮交通建設,交通部前部長王國材(右三)當時承諾,7個平交道路口將納入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中央全額補助經費。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市、吉安鄉有7個鐵路平交道穿越交通要道,立委傅崐萁2年前要求中央全額負擔高架化工程經費,交通部前部長王國材承諾一併納入鐵路雙軌化工程中。沒想到出現變數,縣府建設處表示,國發會認為審查標準應維持一致性及公平性,縣府需依照要點提可行性評估,負擔配合款,等於計畫回到原點。

花蓮縣議會今天開臨時會,多位議員關心花蓮至干城鐵路高架化進度。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依照「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各縣市若要做鐵路高架化,需要可行性評估,並負擔部分配合款。

立委傅崐萁2023年邀請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到花蓮會勘,時任交通部長王國材承諾,中央推動雙軌電氣化時,納進高架化工程,可改善7處危險平交道的問題,中央全額補助經費。

鄧子榆指出,交通部提出修正計畫後,經費從400多億增加至900多億,計畫曾送國家發展委員會審查2次,但縣府於3月27日收到交通部函給國發會修正計畫副本,內容指出為維持審議的標準一致性及公平性,高架化工程由縣府依照作業要點程序,後續依審議結果辦理。

鄧子榆無奈地說,不但花蓮至干城間雙軌化路段工程暫緩施工,平交道高架立體化也回到原點,需提可行性評估,初步估算,縣府可能要負擔配合款50億元左右,推動鐵路高架化。

鄧子榆表示,縣府依法、依規配合辦理,目前需待國發會最終的審議結果,若確定要按照作業要點與程序推動工程,縣府也會盡快辦理。

民進黨議員胡仁順認為,中央是否因財劃法須給地方3000多億經費,導致全台重大建設需要重新研議,連帶影響鐵路高架化工程。鄧認為,若地方有多的自有財源,編列配合款的壓力就會比較小,不過縣府在財劃法修定前就願意出配合款,政策與規定都願意配合。

花蓮縣吉安鄉中山路二段平交道平日車流量大,未來將是花東雙軌電氣化與高架化其中一處。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縣吉安鄉中山路二段平交道平日車流量大,未來將是花東雙軌電氣化與高架化其中一處。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縣議會多位議員關心花蓮至干城鐵路高架化進度,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由於國發會認為審查標準應維持一致性及公平性,縣府需依照要點提可行性評估,負擔配合款,等於計畫回到原點。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縣議會多位議員關心花蓮至干城鐵路高架化進度,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由於國發會認為審查標準應維持一致性及公平性,縣府需依照要點提可行性評估,負擔配合款,等於計畫回到原點。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市中華路平交道平日車流量大,未來將是花東雙軌電氣化與高架化其中一處。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市中華路平交道平日車流量大,未來將是花東雙軌電氣化與高架化其中一處。本報資料照片

交通部長 花蓮 鐵路高架化

延伸閱讀

南投外轆排水治理工程 盼貓羅溪不淹水

增多元運動場域 台東極限運動公園工程啟動

罷傅第二階段連署書衝數量 花蓮無黨議員站忠烈祠舉牌

觀光不能等 地震周年花蓮市長魏嘉彥啟動縣外交流

相關新聞

基隆市民遺愛人間...家屬捐贈搜救犬運輸車 市長謝國樑感謝善舉

基隆市民洪瑋濃生前就愛助人,家屬以洪瑋濃名義,捐贈搜救犬運輸車給消防局,讓新成立的搜救犬隊搜救犬,出勤時有完善的後勤設備...

新北市民遊宜蘭綠博享優惠 這7天憑證件入園只要100元

宜蘭綠色博覽會針對共同策展的縣市提供優惠周活動,「新北市民優惠周」從今天起至27日,一連7天比照宜蘭縣民價收費,只要10...

花蓮鐵路高架化納雙軌化告吹 縣府恐需負擔配合款50億

花蓮市、吉安鄉有7個鐵路平交道穿越交通要道,立委傅崐萁2年前要求中央全額負擔高架化工程經費,交通部前部長王國材承諾一併納...

台東第一座極限運動公園動工 滿足入門到高階玩家需求

台東縣府在「舊站特區」區域打造極限運動空間,斥資8千萬元的極限運動公園新建工程今天動工,第一期工程預計明年底完工。縣府指...

「開蘭第一媽」頭城媽祖文化季 吸引數千人熱鬧遶境與藝人同歡

宜蘭頭城慶元宮是早年開墾蘭陽平原建造的首間媽祖廟,又被稱為「開蘭第一媽」,頭城鎮公所迎接媽祖誕辰舉辦「媽祖文化季」祈安活...

巷口增設號誌行人安心 有人憂心副作用:尖峰車流回堵更嚴重

基隆市政府交通處計畫在新豐街一處巷口增設號誌,市長謝國樑今天到場勘查,認為行人要過馬路時按鈕啟動,有助維護人車秩序。有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