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年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嚴重」急診醫學會罕見求救

獨/新光三越氣爆停業影響櫃哥櫃姐生計 另闢台中第二賣場這日開賣

路透:前港督衛奕信之子有望出任英國駐北京大使

媒體報導,彼得.威爾遜(Peter Wilson)將接任英國下任駐北京大使,圖為他2009年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演講。(圖/取自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官網)
媒體報導,彼得.威爾遜(Peter Wilson)將接任英國下任駐北京大使,圖為他2009年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演講。(圖/取自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官網)

英媒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說法指出,英國已選定一位能講普通話的外交官擔任下一任駐北京大使,其父親曾任香港總督,他就是曾任英國駐巴西大使的彼得.威爾遜(Peter Wilson)。

報導指,威爾遜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接替現任大使吳若蘭(Caroline Wilson),他的父親衛奕信(David Wilson)於1987年至1992年間擔任香港倒數第二任英國總督。而英國官方簡歷顯示,彼得.威爾遜曾在英國駐北京大使館工作,2007 年至 2010 年擔任政治參贊,1995年至1998年擔任初級外交官。

但對此英國外交部並未置評。此前,英國保守黨政府與中國大陸在人權、香港、出於安全考慮限制投資等方面的關係多年來一直緊張,但目前英國工黨政府正繼續加強與中國大陸的外交接觸。

報導特別提到吳若蘭的處境,指其身為駐北京大使,她試圖改善與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關係,但在她任職的大部分時間裡,倫敦的保守黨政府都採取了更為強硬的基調。據一位了解討論情況的人士透露,在一次會議上,她詢問當時的英國貿易大臣特拉斯(Liz Truss),為什麼英國不能像對待親密盟友法國那樣對待中國大陸,特拉斯回應說,法國人並沒有進行種族滅絕,意指中國大陸據稱對待新疆維吾爾族人的方式,談話內容洩露給英國媒體後,中共官方報紙稱特拉斯是「激進的民粹主義者」,而一些保守黨議員則要求撤換吳若蘭大使職務。

吳若蘭於2020年10月接任駐北京大使,如今將近4年半,她亦能言中文,今年春節前曾發布彈奏古琴的影片祝賀節慶。

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13日在倫敦與英國外交大臣拉米進行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這是2018年以來該機制首度重啟,雙方討論諸多議題,並達成六項共識,未來將舉行多領域接觸與磋商。

另據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消息,彼得.威爾遜2009年6月底曾以英國駐北京使館政治參贊身分到該院演講,他首先介紹了西方對中國大陸發展的基本認識,認為在北京奧運會以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大陸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已經成為世界經濟與政治舞台中舉足輕重的關鍵力量。同時,威爾遜也提出了西方對於中國大陸崛起產生的擔心。這些擔憂包括: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政治制度改革進程、北京面對國際規則的態度等問題。

北京大學 英國

延伸閱讀

范斯在慕尼黑會議大說教!批歐洲最大威脅來自內部 台下一片沉默

歐中外長會面 歐盟再促中勿供俄軍民兩用產品

義大利倡議 加速候選國加入歐盟進程

川普棄多邊組織 歐盟外交首長誓提高地緣政治影響力

相關新聞

消除差異 陸建兩岸標準共通平台

大陸市場監管總局和福建省政府昨召開記者會,表示將持續深化兩岸標準共通,建設完善「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台」。會上通報,目前,...

李強召開國常會 促服務貿易

大陸日前召開民營企業座談後,大陸持續釋出提振經濟的訊號。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昨天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服務貿易和服務...

陸去年4月中斷…兩岸共打機制 恢復通報個案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去年十月表示,陸方從去年四月起中斷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中涉及人身自由案件的通報,但羅文嘉昨天...

菲律賓飛機再入南沙島礁 共軍南部戰區驅離

中共與菲律賓的南海紛爭持續進行,共軍南部戰區指出20日菲律賓飛機進入南沙島礁附近空域,遭南部戰區警告驅離,並指日前菲律賓...

習近平將赴韓出席APEC峰會 「限韓令」最快於5月解除

針對南韓傳媒報導中國政府最快於5月解除長達八年的「限韓令」,南韓外交部昨天稱,政府多次向中方強調兩國文娛領域交流的重要性...

路透:前港督衛奕信之子有望出任英國駐北京大使

英媒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說法指出,英國已選定一位能講普通話的外交官擔任下一任駐北京大使,其父親曾任香港總督,他就是曾任英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