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騾子馱貨「累到發抖」被無人機取替 網友嘆:莫名失業待宰

近年來,峨眉山騾子負重攀爬陡峭石階的影片不斷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熱議,不少人直呼「心疼」,其至有人稱「騾子累到發抖,人類良心不痛嗎?」景區隨後整改,採取限重措施規範騾子馱物行為。
8月初,有消息稱峨眉山騾隊已經暫停運輸,物資運輸任務由無人機暫代。但當無人機開始取代騾隊,不少網友卻感嘆有些善心發錯地方,「千百年了騾馬一直用苦力換口飯吃,沒想到不是累死而是莫名失業要待宰了」。
《界面新聞》報導,無人機運輸是從7月31日開始,目前全山共3部無人機,往返於雷洞坪和中山區比較重要的寺廟、小吃點,前往中山區的無人機運載食用水、食物等物資,供遊客使用;返回的無人機則會運走垃圾,基本能覆蓋峨眉山遊客活動區域。
《大河報》報導,8月12日,峨眉山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峨眉山景區無人機運輸已正式運行,運輸的物資不僅包括遊客的零食、飲水等商品,也包括山上居民的生活物資、寺廟物資以及電網搶修設備等。
相關負責人稱,騾隊並非景區所有,騾子是山中村民的私有財產,他們的騾子並非只服務於景區商業,也會運送自家的生活物資,管委會不干涉村民使用騾子或無人機運輸的選擇權。
此外,無人機也並非完全取代騾隊運輸,兩者是共存互補關係。無人機受限於惡劣天氣與複雜的山地地形,如應急救援、長木料運輸仍需騾馬或者人力背夫來實現。
據悉,峨眉山景區自去年10月起已引入無人機運貨,但峨眉山海拔落差有3000多米,是山岳型景區,受大霧、雷雨等複雜天氣的影響,無人機運輸存在局限性,部分場景仍需依賴騾子。今年,景區已派出團隊前往泰山學習機器狗運輸技術。
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騾子多為黃灣鎮村民散養家畜,管委會無精確騾子數據。受交通條件的限制,多年來當地一直用騾子馱運生活生產物資。
據《界面新聞》此前報導,很多村民為了生活方便,會養騾子運輸物資。據介紹,騾隊並非固定的隊伍,有養騾人見有市場需求時才會組隊收費幫人運輸。
8月12日,黃灣鎮萬年村村委會負責人透露,目前全村僅有5戶村民飼養騾子,且規模不大。其中兩戶因經營農家樂需自運物資,各養2隻騾子;另外3戶雖承接運輸業務,但接單量不穩定,飼養數量也有限。
村委會負責人稱,峨眉山景區無人機運輸的使用,確實影響了村民的騾運,考慮過讓他們轉型,但景區山勢陡峭,「騎騾觀光」不在考慮之中。目前,村委正為3戶村民尋找可行的出路方案。
峨眉山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稱,騾隊屬村民自發營生,非景區雇傭關係,因此科技帶來新的生產力,可能會擠壓傳統的騾運空間,但村民是否繼續養騾,完全基於個體選擇和市場規律。
延伸閱讀:
有片|女子爬峨眉山遭潑猴強翻背囊哭訴牠好醜 網民:猴子才該哭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