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橫豎」秒打臉金秀賢!約會照流出 鑒定交往「未成年」金賽綸

公館圓環拆除時程曝光 北市:兩階段進行估「這時動工」

金管會宣布「同意新新併」 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

出售港口風波… 李嘉誠與陸國企新合作 傳北京喊停

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對香港億萬富豪李嘉誠(左)旗下的香港長和實業未事先尋求北京批准,便把巴拿馬運河的港口資產賣給美國貝萊德公司頗為憤怒。圖為兩人2017年6月出席香港回歸慶典。(美聯社)
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對香港億萬富豪李嘉誠(左)旗下的香港長和實業未事先尋求北京批准,便把巴拿馬運河的港口資產賣給美國貝萊德公司頗為憤怒。圖為兩人2017年6月出席香港回歸慶典。(美聯社)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出售四十三座港口給美國財團,風波持續發酵。彭博昨報導稱,北京方面要求國企暫停與李嘉誠相關企業啟動新合作,顯示北京施壓加大,但港媒昨指傳聞不實。另有港媒消息稱,長和正與港府商討合理解決方法,只是方案有限。

彭博日前報導稱,儘管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震怒,長和出售港口仍力爭在四月二日前如期簽署協議。彭博昨再引述不具名人士報導,大陸高層官員上周要求國有企業暫緩跟與李嘉誠及其家族相關企業開展任何新合作,包括有意向和正在審批中的各項目,至於現有的合作不受此一要求影響。

報導指出,暫停新增合作不意味著大陸禁止國企與李氏家族保持業務往來,儘管此舉可能給李嘉誠帶來更多壓力。知情人士表示,大陸政府同時正在對境內外李氏家族相關企業所有現有和擬議中的投資進行調研和梳理,以更好掌握與其有關的商業往來。

不過,香港經濟日報昨報導,大陸要求國企暫停與李嘉誠相關企業啟動新合作的傳聞「並不真實」。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政府消息透露,在長和三月四日宣布出售港口後,港府立即與長和接洽,雙方一直保持接觸,試圖尋找合理的解決辦法。另有消息指出,目前解決方案選項有限,原因是取消出售計畫的代價高昂,並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影響;但繼續推進交易則會對公司和國家(中國大陸)造成影響。

彭博廿六日引述消息指,長和將兩個巴拿馬港口出售予貝萊德牽頭財團的計畫正如期進行,表明談判尚未因大陸官方的不滿而中斷。據報導,有關各方現正敲定盡職調查、稅務、會計和其他交易條款,仍力爭按計畫在四月二日前簽署最終協議,而涉及長和其他四十一個港口的交易均在推進。

此消息一出,大陸港澳辦廿六日傍晚再次轉載批評長和的香港「大公報」的文章,指「營商不顧國家利益,終究會自毀基石」。大陸港澳辦昨也再度轉載報導,強調面對美國霸權和欺凌,更應該選擇和國家站在一起。文中提及大陸商務部所屬智庫專家白明的說法,批評李嘉誠出售港口未採用全球招標價高者得的方式,反而「短平快」地與貝萊德達成出售協議,是「在商不言商」的表現。

北京 李嘉誠 香港

延伸閱讀

傳北京叫停國企與李嘉誠公司新合作 港媒:消息不真實

賣巴拿馬港口惹禍上身?北京下令國企暫停與李嘉誠家族合作

長和出售海外港口引北京不滿 與港府討論「合理的解決辦法」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相關新聞

陸車央企整併喊打國際盃 打造智能聯網的一流集團

大陸國務院國資委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透露,下一步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整併,提高產業集中度,目標是集中央企的研...

傳北京叫停陸企與李嘉誠新合作 分析:重塑賣港商人形象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出售43座港口給美國財團,風波持續發酵。彭博27日報導稱,北京方面要求國企暫停與李嘉誠相關...

陸四大行募資 財部認購2.2兆 提升抵禦風險和信貸投放能力

大陸建行 、中行 、交行、郵儲銀行等四家國有銀行昨(30)日傍晚公告,擬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形式募集資金,補充核...

特斯拉自駕落地找阿里助陣 洽商FSD數據中心服務

陸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正與阿里巴巴深入接觸,探討未來雙方合作的可能,阿里或將為特斯拉中國自動駕駛(FSD)落地提供...

大陸今起實施夏秋航季航班計劃 兩岸每周增22航班

據中國民航局公告,大陸全國民航3月30日至10月25日執行2025年夏秋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共有209家國內外航空公司計...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陷兩難 4公司市值蒸發逾100億美元

「香港首富李嘉誠出售巴拿馬港口」話題持續發酵,如今距離4月2日最終簽署協議剩下不到一周時間,若堅持交易,可能面臨更嚴厲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