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北京叫停陸企與李嘉誠新合作 分析:重塑賣港商人形象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出售43座港口給美國財團,風波持續發酵。彭博27日報導稱,北京方面要求國企暫停與李嘉誠相關企業啟動新合作,顯示北京施壓加大,但港媒則指傳聞不實。分析認為,中國將重塑李嘉誠形象,由愛國商人抹黑為賣港商人。
彭博日前報導稱,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震怒,長和出售港口仍力爭在4月2日前如期簽署協議。彭博27日再引述不具名人士報導,中國高層官員上周要求國有企業暫緩跟與李嘉誠及其家族相關企業開展任何新合作,包括有意向和正在審批中的各項目,至於現有的合作不受此一要求影響。
報導指出,暫停新增合作不意味著中國禁止國企與李氏家族保持業務往來,儘管此舉可能給李嘉誠帶來更多壓力。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政府同時正在對境內外李氏家族相關企業所有現有和擬議中的投資進行調研和梳理,以更好掌握與其有關的商業往來。
不過,香港經濟日報27日報導,中國要求國企暫停與李嘉誠相關企業啟動新合作的傳聞「並不真實」。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政府消息透露,在長和3月4日宣布出售港口後,港府立即與長和接洽,雙方一直保持接觸,試圖尋找合理的解決辦法。另有消息指出,目前解決方案選項有限,原因是取消出售計畫的代價高昂,並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影響;但繼續推進交易則會對公司和國家(中國)造成影響。
彭博26日引述消息指,長和將兩個巴拿馬港口出售予貝萊德牽頭財團的計畫正如期進行,表明談判尚未因中國官方的不滿而中斷。據報導,有關各方現正敲定盡職調查、稅務、會計和其他交易條款,仍力爭按計畫在4月2日前簽署最終協議,而涉及長和其他41個港口的交易均在推進。
此消息一出,中國港澳辦26日傍晚再次轉載批評長和的香港「大公報」的文章,指「營商不顧國家利益,終究會自毀基石」。中國港澳辦27日也再度轉載報導,強調面對美國霸權和欺凌,更應該選擇和國家站在一起。文中提及中國商務部所屬智庫專家白明的說法,批評李嘉誠出售港口未採用全球招標價高者得的方式,反而「短平快」地與貝萊德達成出售協議,是「在商不言商」的表現。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財經評論員利世民認為,中共要重新塑造李嘉誠形象,由愛國商人抹黑為賣港商人,亦將商業交易政治化問題提升至另一層次,相信對身在中國人士造成不少影響,令人擔憂「連李嘉誠都岀事,還有誰不會出事?」他又指,過往「地產黨」以為中共要靠他們,但李嘉誠出售港口一事,在中共眼中卻是「策略性部署」,相信「地產黨」與中共不再是合作關係,而是各自為自身利益出發,認為大財團要好好思考在香港如何部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