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日本金融市場正在翻轉
今年以來日本長期利率急速上升,去年底10年國債利率在1.1%以下徘徊近兩個月,年後迅速向上,在2月21日突破1.455%,是2009年11月後,約15年來的新高點。當10年國債利率達到1.45%以上,意味著日本金融市場已經預測了,日銀政策利率會從現在的0.5%,很快的升息到1%。
在上個月日銀將政策利率從0.25%上調至0.5%時,我們曾經分析,如果日銀今年內再次升息到0.75%,這將是日本政策利率從1995年9月以後,30年來首次突破「0.5%之牆」,是金融環境革命性轉變。然而短短一個月,已經直接超越「0.5%之牆」,預測至少達1%。這一個月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長期利率急升。兩個重要因素:日銀的鷹聲宏亮與政界的沉默。
日本10年國債利率一路走高,關鍵點在於2月6日日銀理事田村直樹在公開演講說,「為了抑制物價上揚風險,達到穩定且持續的物價安定,在2025年度後半,短期利率至少到1%是必要的」。
日本年度計算的2025年度是指到2026年3月。田村宣言等於說,未來一年日銀利率至少還要再升息0.5%。向來鷹派立場的田村,發表應該會升息到1.0%,不令人意外,市場驚訝的是田村大幅提前1%的落點時間。比他先一次的發言的1%升息計畫,整整往前挪一年,讓市場非常有感。
此外,田村說升息是為了防止物價上揚風險,以維持物價穩定。這樣以利率控制通膨的金融政策,對從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陷入長期通貨緊縮的日本來說,僅存在教科書跟他國經驗,是難以想像的世界。田村發言證實這樣的新世界已經來到。
日銀升息要突破「0.5%之牆」,另一大障礙來自政界;因為石破首相在自民黨內缺乏穩定的派閥基礎,且自民黨與公明黨執政聯盟在眾議院的席次也沒過半,必須與關鍵在野黨國民民主黨合作。但是自民黨內最大勢力的保守派與國民民主黨都是量化寬鬆支持派,因為這些勢力的影響,去年12月市場原本預期日銀會升息,最後日銀煞車延到今年1月才升息。
但是這一個月日本政壇的氣氛轉變了。2月6日田村發出鷹派響亮聲調時,日本政壇是一片寧靜,量化寬鬆鐵粉的前安倍派成員們絲毫沒有抗議聲量。量化寬鬆政治勢力的消音,是因為日本的通膨往上攀升的風險愈來愈高。1月下旬的CPI指數上升3.6%,是2023年1月以來新高,扣除生鮮食品的CPI上升3.0%也是一年多來的新高。2月21日公布的新數據再往上升,達到4%。
更糟糕的是,消費者每天會採買的生鮮食品年漲幅高達21.9%,每天要吃的米,零售價格過去一年飆升快一倍。雖然生鮮食品上漲有季節性因素,例如去年冬天以來日本少雨,使得常備青菜如高麗菜價格是三倍起跳;而稻米則有中間商囤積使得流通減少的問題。但就消費者感受而言,當菜價、米價已經高到主婦要抓狂時,國會議員再怎麼不精通經濟學,也無法繼續遵循安倍經濟學,繼續喊要量化寬鬆了。
然而10年國債利率短期內漲幅過高,突然增加的利息負擔,會打亂日本政府預算計畫。因此日銀總裁植田和男2月21日在國會表示,日銀會機動性增加購買國債額度,以壓低國債利率。不過就算日銀介入國債市場壓低長期利率,因高物價而引發的升息市場期待不會消失。
除了長期利率影響外,日銀升息的市場期待,也為弱勢日圓築底。儘管日圓價位,深受美國經濟跟利率影響,不是日本金融政策單方可決定,但就算美國未來一年因為川普關稅戰跟通膨,聯準會都不降息,日銀將升息2碼的期待,會逐步推高日圓價位,至少去年夏天美元兌日圓跌破160的超弱日圓,應該難再出現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