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寶藏強投今戰西班牙 莊陳仲敖實質不到1.5季就升2A

致命美援/解密美國操控南越政變 蔣經國想阻止卻失敗

配合俄國二戰勝利日?專家:俄烏戰爭可能在「這天」前停火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國安三箭:拿拜登門票參加川普晚宴

賴清德總統14日召開今年首次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賴總統宣布,新的一年政府將優先推動三大工作。 記者周佑政/攝影
賴清德總統14日召開今年首次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賴總統宣布,新的一年政府將優先推動三大工作。 記者周佑政/攝影
因應川普震盪,賴清德總統日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射出「國安三箭」,包括提高國防預算、國安法制改革和全球民主供應鏈。接著,賴清德又在民進黨中常會和哈利法克斯台北論壇上,向國內外反覆闡述其應對川普變局的國家策略方案。

賴清德不忘與川普攀關係,強調台美擁有共同的理念與價值,更刻意凸顯民進黨政府自川普第一個任期就合作無間,並延續至今的國際夥伴。但檢視賴清德國安三箭內容,主軸是民主、抗中、圍堵;除延續蔡英文的「民主價值聯盟」高調,基本上籠罩著川普上個任期國務卿龐培歐構築的新冷戰陰影,並帶有濃厚的拜登政府民主高牆圍堵思維。川普雖狂妄難測,台灣也應有自己的立場,但以賴清德老調的國安三箭,能應對川普嗎?

川普上台一個月,已經顛覆美國立場,讓全球權力結構與世界政經秩序面臨解構重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一手建立的國際秩序與規則體系,現在讓位給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民主價值必須標上交易價格,威權主義更能迎合川普主義,至於主權界線,於川普何有哉!美國的盟友和競爭對手都在苦思對策,但在一波波震盪中,從加拿大到墨西哥、從格陵蘭到巴拿馬、從加薩到烏克蘭,都很快且無預警地成為「川普交易」下的犧牲者。

賴清德想提醒民主世界:全球正面臨來自威權集團合流的威脅,強調極權主義愈集結,民主國家就應該更團結。然而,第一個破壞民主國家團結、覬覦民主盟邦領土和經濟利益的,不就是川普?加拿大是美國關係緊密的盟邦,卻是首當其衝遭川普霸凌,川普一心想把加拿大納為美國第五十一州。烏克蘭在民主世界力挺下,為美國打了三年代理戰爭,川普卻把歐洲盟友晾在一邊,只想要烏克蘭認輸、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趕下台,並挖走烏克蘭一半稀土。

川普要的,和賴清德想的,根本是天差地別。賴清德擎舉抗中大旗,聲言民主國家要站在一起:川普卻先與威權集團合流,和極權主義交易。川普要結束俄烏戰爭,率先通話對象是俄國總統普亭,而非澤倫斯基或歐洲領袖;川普接受普亭的條件,拒絕澤倫斯基的要求,直斥澤倫斯基有沒有參與談判不重要。川普不諱言美中有些競爭,但他多次誇言與習近平關係很好,除了兩人通話,他也想和習近平進行元首互訪,希望美中達成新貿易協定。美中關係走向仍待觀察,但川普不要台灣參與,更不容許賴清德破壞川習交易大計。

賴清德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但川普對「全球」、「民主」、「夥伴」都沒興趣,他只要晶片。賴清德強調,要和美國共同打造半導體民主供應鏈;但川普認為,台灣晶片是從美國偷走的,台灣半導體的技術、資本和先進產能都應回流美國。烏克蘭視稀土為安全盾牌,澤倫斯基拒絕川普強索稀土,美國就威脅切斷軍援、關閉星鏈。川普也強要台灣晶片,賴政府正在幫他把護國神山搬到美國,台灣矽盾可能徒留空殼。

川普眼裡只有「美國優先」,台灣要用什麼滿足川普?賴清德不擔心台灣喪失籌碼嗎?或者,台灣就是美中大交易的籌碼?國際社會已注意到「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風向;烏克蘭「上不了餐桌,就淪為菜單」,正是殷鑑。川普設宴打秋風,台灣該不該搶門票或如何搶門票,是戰略抉擇和戰術安排。賴清德的國安三箭,拿拜登門票去參加川普晚宴,台灣不淪為菜單才怪。

社論

延伸閱讀

台銀:若川普新政續釀市場不安 金價挑戰2980美元

川普特使:若達成和平協議 美企可望在俄國做生意

菲律賓外交部證實 美對菲軍事援助部分解凍

澤倫斯基盼中國為和平做出貢獻 北京重彈舊調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國安三箭:拿拜登門票參加川普晚宴

因應川普震盪,賴清德總統日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射出「國安三箭」,包括提高國防預算、國安法制改革和全球民主供應鏈。接著,賴...

聯合報黑白集/監察院超越蚊子院

因預算被刪,監察院揚言,將提「憲法訴訟」。但談到「憲政機關違憲」,監察院若說第二,恐無人敢稱第一。監察院成立「國家人權委...

經濟日報社論/日本金融市場正在翻轉

今年以來日本長期利率急速上升,去年底10年國債利率在1.1%以下徘徊近兩個月,年後迅速向上,在2月21日突破1.455%...

即時短評/新北孵「蛋」需找出定位差異 才能創造效益

台北大巨蛋開幕一年多,吸引人潮、媒體目光,一時風光無限。新北市長侯友宜去年初說,考慮在新北軌道建設附近蓋巨蛋,直至今年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