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後2天飆高溫!熱到這日變天 梅雨季首波鋒面下周報到

高關稅大陸撐不下去? 美財長:說不定陸方會先打給我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想要的,台灣能承擔嗎?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對全球發動關稅戰後,國際金融市場便隨著他的喜怒大幅震盪。(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對全球發動關稅戰後,國際金融市場便隨著他的喜怒大幅震盪。(法新社)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對全球發動關稅戰後,國際金融市場便隨著他的喜怒大幅震盪。看來川普四年執政,若未竟其「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自利目標,世界與美國的互動將充斥矛盾與衝突。

MAGA內涵究竟是什麼?難道僅是讓工業生產回歸美國,創造美國人就業機會與所得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們從最近引起國際議論,由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米倫虛構的「海湖莊園協議」內容可看出端倪;當世界政治與經濟走向多極化之際,川普真正要的是繼續維持美國在世界霸權地位。

面對中國大陸經濟與軍事快速崛起的挑戰,川普MAGA其實包括加速恢復工業生產能力、維護國家安全與先進技術優勢,以及確保美元仍作為國際準備貨幣等三大目標。不過,川普沒有能同時完成目標的「萬靈丹」,於是以更多政治力介入與世界各國的經貿談判。

川普「拉高談判籌碼」的高關稅威脅,雖能迫使部分東南亞國家臣服,但與份量最重的中國大陸與歐盟談判未定,而日本、南韓與大陸經貿密切,要求彼等「脫中入美」亦不可能。「以拖待變」遂成為多數國家的應對策略,美國因無法抗衡全世界而終將在關稅戰一役敗陣。

川普逾矩的高關稅震撼世界,卻因不可行而露出破綻;中國大陸的沉著穩定,與川普瞬間的改弦易轍,讓國際看出川普有時間上的急迫。但因為對美國經濟衝擊實在太大,反對聲浪層出不窮,使得川普陷入政策困境。

川普最終應不會維持目前的高額關稅,但不能排除會採用其他與關稅「等價」的金融手段。川普認為聯準會應降低利率,以配合財政部的弱勢美元政策。他因此需要聽話的聯準會主席;揚言開除獨立行事的現任者並非無的放矢。

至於傳言不具市場性的「零息百年債券」概念亦恐非空穴來風。以大幅折價債券鎖住順差國外匯準備,就如同課徵高關稅;既能改善美國財政赤字,又可降低外國出口美國誘因。聯準會若能配合扮演「世界央行」,允許外國央行的「零息百年債券」貼現,取得美元流動性,則更能強化川普心目中的「美元本位制」。

川普顯然不耐久戰,可惜台灣對其關稅威脅誤判情勢而未「慎謀能斷」。3月3日台積電急著宣布擴大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3月20日中油又宣布參與投資年產2,000萬噸的阿拉斯加LNG計畫,並準備購買600萬噸。媒體估計此計畫「單位產能」投資金額是其他國家LNG計畫的二倍以上,台灣未來天然氣與電費價格上漲已無法避免。

台灣對川普要求極盡配合之能事,卻仍在4月2日遭美方宣布32%高關稅的震撼。即便如此,賴總統依然完全配合美方,提出「零關稅」、擴大對美採購投資、排除非關稅障礙,管制高科技出口與防止洗產地,甚至是不符經濟原則的「脫中入北」政策。賴政府對美善意幾已無談判必要,未來只有等美方做定奪了。

川普未來對各國關稅談判退讓,可能以金融手段作為補償。台灣央行持有美債超過2,900億美元自然成為美國財政部關注對象,而新台幣匯率也將面臨調升壓力。儘管央行聲明台灣經常帳餘額不應與匯率掛鉤,但川普對美元立場豈容他國置喙。面對川普可能的施壓,賴政府是否仍配合要求央行退讓值得社會關心。

這段期間川普的關稅戰操作,可用「急、劇、變」三字形容,政府若能以「徐、澹、恆」因應或可降低衝擊。無奈賴政府落入川普政策邏輯,造成出口三成的大陸市場自生自滅,具競爭力高科技廠商赴美的「產業空洞化」,投資購買阿拉斯加LNG的高昂成本,以及日後美債可能損失與新台幣升值。賴政府缺乏因應變局的自信與謀略,只對川普有求必應,如此作為讓人為台灣的經濟前景擔憂。

社論

延伸閱讀

一度揚言開除鮑爾 PIMCO:川普能在1年內重塑Fed令市場不安

川普稱與習近平通話 美中關稅僵局有解?美財長:曾與陸對口互動

台灣保健食品暴利曝光?網轟:政府課稅吸血而川普出手救全民健康

保健食品比美國貴三倍!網「酸爆政府」:感謝川普才真正在乎台灣人健康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美日都不願與大陸脫鉤,台灣卻妄言脫中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說話經常顛三倒四,關稅政策也反覆不定,但美中兩強劍拔弩張的情勢已見緩和跡象。川普啟動關稅戰,對中國大陸極...

聯合報黑白集/牧羊人的狼味

賴清德總統日前引用已故教宗方濟各的名言自我期許:「一個好的牧羊人,身上要有羊群的味道」。但人民上凱道「戰獨裁」,賴清德竟...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想要的,台灣能承擔嗎?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對全球發動關稅戰後,國際金融市場便隨著他的喜怒大幅震盪。看來川普四年執政,若未竟其「讓美國再次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