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美日都不願與大陸脫鉤,台灣卻妄言脫中

賴清德總統宣布脫中入北經濟戰略,核心內涵逐步減少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拆解兩岸經貿關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民進黨提供
賴清德總統宣布脫中入北經濟戰略,核心內涵逐步減少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拆解兩岸經貿關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民進黨提供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說話經常顛三倒四,關稅政策也反覆不定,但美中兩強劍拔弩張的情勢已見緩和跡象。川普啟動關稅戰,對中國大陸極端施壓,不斷拉高關稅,但大陸強硬反制,美國內部壓力愈來愈大。最近美方放話美中正進行關稅談判,川普更說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打電話給他,雖然陸方斥為混淆視聽,但顯示美國正尋求緩和雙方貿易緊張局勢。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與中國大陸的關稅戰打下去,雙方都無法承受,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必須找到緩和緊張局勢之道。但川普期待習近平先示弱,迄今卻仍等不到這通電話。

外媒報導,正和美國持續洽談關稅的日本,也不想被捲入美國加強對中國大陸施加貿易壓力的任何計畫內,以免限制日中經貿互動;如果美國想把日本拉入對抗中國大陸的貿易集團,日本將會抗拒,因為日本和大陸的貿易關係也相當重要。

當然,美中對撞不是只有美國承受代價,高關稅也會讓中國大陸受重創,恐導致大量失業與社會動盪。因此,中國大陸繼續拉攏盟友。中共舉行中央周邊工作會議,習近平也走訪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環繞著與這些國家建立共同命運體。不只在亞洲,大陸財長藍佛安和人行行長潘功勝出席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和各國互動;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則是在歐洲下功夫,強調與歐洲共同應對逆全球化挑戰,維護國際經貿秩序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絕不允許世界倒退回叢林法則。

現在是美國逆全球化,反而是中國大陸要全球化。世界經濟板塊碎裂,合縱連橫的大時代來臨,各國都懂得利用自身優勢來談,也會利用中國大陸做為談判籌碼。中國大陸是大到連美日都無法忽略的經濟體,台灣卻妄言脫鉤,一味把雞蛋放在美國這個籃子裡。

全球正在進行供應鏈重組,各國都想「拉幫結派」,偏偏台灣受賴政府意識形態綁架,只想脫中。賴清德總統要帶台灣「脫中入北」,潛台詞就是「脫中入美」。先不談能否入美,台灣有脫中的本錢嗎?去年台灣對大陸與香港出口占比仍有三成,尤其傳統產業如工具機、成衣、食品加工、鞋類等長期依賴大陸作為製造與銷售基地。若無序脫中,將衝擊供應鏈與台商營運。

「脫中」論述經不起挑戰。首先,為何要放棄大陸市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訪陸遞「投名狀」,表態繼續服務大陸市場。連輝達都不能放棄大陸市場,台灣有什麼本錢?其次,兩岸產業最互補。台灣上游技術優勢結合大陸下游加工製造與內需市場,在多個產業都有互補性。第三,賴政府一心入美卻討不到好處。台灣奉上台積電,卻擠不上第一輪關稅洽談名單,七家化工廠商還遭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的雙反調查。

若台灣硬生生要和中國切割,至少面臨三項挑戰:一、短期內難以取代大陸市場規模與加工能力。二、轉移供應鏈成本高,會拉長企業調整時程。三、部分產業如中小企業、傳產仍仰賴大陸市場內需。如果無力開拓其他市場,又無法加入區域整合或洽簽各種雙邊協定,台灣如何在區域經貿裡保有位置?

貝森特強調美國的目標並非美中脫鉤,事實也證明,美中脫不了鉤,其他國家更不想完全跟大陸脫鉤,甚至希望加強與大陸經貿合作來應對美國關稅戰;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跟廣闊市場是無法漠視的現實。台灣需要大陸,卻對大陸充滿敵意,當美國老大哥與中國大陸的對抗踩了煞車或大轉彎,台灣會被拋甩多遠?

社論

延伸閱讀

一度揚言開除鮑爾 PIMCO:川普能在1年內重塑Fed令市場不安

川普稱與習近平通話 美中關稅僵局有解?美財長:曾與陸對口互動

川普就職將滿百日!美官員曝下階段關注焦點:魚雷在水下蓄勢待發

與川普關係緊張 白宮記者協會晚宴很低調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美日都不願與大陸脫鉤,台灣卻妄言脫中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說話經常顛三倒四,關稅政策也反覆不定,但美中兩強劍拔弩張的情勢已見緩和跡象。川普啟動關稅戰,對中國大陸極...

聯合報黑白集/牧羊人的狼味

賴清德總統日前引用已故教宗方濟各的名言自我期許:「一個好的牧羊人,身上要有羊群的味道」。但人民上凱道「戰獨裁」,賴清德竟...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想要的,台灣能承擔嗎?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對全球發動關稅戰後,國際金融市場便隨著他的喜怒大幅震盪。看來川普四年執政,若未竟其「讓美國再次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