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定假日修法沒納綠意見? 立院人士還原綠委狂撤案:騙外行人

逢低加碼?魏哲家4月買進台積電 暌違28個月再出手

經濟日報社論/盱衡趨勢 靈活發展經貿新格局

文章指如果美國總統川普為避免與中國大陸發生核衝突,可能選擇讓台灣逐步落入中國大陸勢力範圍。路透
文章指如果美國總統川普為避免與中國大陸發生核衝突,可能選擇讓台灣逐步落入中國大陸勢力範圍。路透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再將台灣做為封面主題,發表「一場關於台灣的強權危機即將到來」的文章,指如果美國總統川普為避免與中國大陸發生核衝突,可能選擇讓台灣逐步落入中國大陸勢力範圍,甚至與習近平達成實質等同放棄台灣的協議,進一步動搖亞太地區的戰略平衡與民主防線。言外之意,美國不再是台灣可以倚靠的盟邦,川普政府隨時可能「放棄台灣」。

這個論點跟賴清德政府的認知與路線截然不同。儘管川普對台灣從無基於盟邦關係而發出言論,所言所行槪為生意經,而且常出言不遜,只把台灣當肥羊宰。但賴總統仍然從價值同盟立論,認為台美邦誼堅若磐石,美國足堪依賴,即使面對川普關稅棍棒揮打,仍要零關稅、大投資、大採購,甚至要「脫中入北」。識者懷疑,盟邦網絡已被川普踩在腳底,取而代之的是經貿利益斤斤計較,我們為何還執迷在過時思維中而不求掙脫?世界已經發生劇變,我們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否則將會抱殘守缺,不知通權達變。

川普帶給世界的不只是經貿政策層面的博弈,更是國際權力秩序重組的激盪。二次大戰後由美國主導的盟邦關係,在美國霸權面臨崩解危機之際,川普正以美國的短程利益關照世界,並且以經貿利益重塑國與國之間相對關係。全球供應鏈重整只是先河,後續的秩序重塑可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不能錯過關鍵布局的時點,否則風險將難以承擔,也可能在新的格局中被邊緣化。

台灣應與世界北方的經濟先進國家深化經貿關係無庸置疑,但由於中國大陸的世界經貿地位持續增強,川普更為其推波助瀾,而且「世界南方」快速崛起,占世界經貿的份額愈來愈大,所以台灣不能在唯「美」是賴,唯「北」是從,而應平等對待南北方國家以及先後進國家,與全世界交朋友,走多邊路線,與各國靈活互動與合作。

美國主導全球經貿與安全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在未來的世界中,美國仍是主導力量,但與其分庭抗禮的勢力益趨強大,一方面是中國大陸愈來愈有影響力,一方面歐洲與美國漸行漸遠,而日本、韓國及及地理上及經濟上緊貼美國的加拿大與墨西哥都將脫穎而出。面對「非美」世界的壯大趨勢,台灣除了供應鏈需因應世界多元化架構之外,更應改變固陋的世界觀,力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游刃有餘。

未來的世界中,經濟民族主義將取代全球化的普世利益,本位主義將壓縮互利共贏的空間,強權邏輯將輾壓國際長期以來共信共守的規則。全球化趨於終結,區域化取而代之,美國不再是唯一的強權。美國之外的另類國際秩序正在成形,台灣焉能以民主與專制的二元化世界觀選邊?政府和企業都應以前瞻、靈活的戰略在全球新格局中爭取生機,在大國博弈中找到自己的支點。

川普將美國的全球性戰略調整加速,情勢丕變,各國莫不尋求在非美世界中結伴而行。中日韓三國先後召開外長會議與經貿部長會議,研商擴大經貿領域合作,推進全面且高水準的自由貿易協定,同時將加強維持供應鏈穩定、營造營商環境。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明言「歐盟期待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成員加強更緊密的經貿合作」。新一波的國際經貿合作浪潮正在捲起,許多國家重拾洽簽貿易協定的政策,金磚組織(BRICS)等合作平台更是水漲船高。

這些合作都將成為莫之可禦的重大經濟力量。「去美化」浩浩蕩蕩,美國除外的經貿合作已成趨勢,台灣不能再走一條政治掛帥、戰略單一的險路。

社論

延伸閱讀

美國聯準會官員:川普關稅措施在現代無先例可循

關稅大幅調降?川普發文喊開放市場:對大陸80%關稅似乎很合理

地緣經濟學成必讀新顯學!川普2.0時代求存自保5點須知

暗示晶片關稅?川普嘆:若課50或100%關稅「就不會跑去台灣」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孫立方和附中生,測出執政者心胸寬窄

賴政府為了抗中,從嚴管理兩岸關係,卻因標準不一引發不少爭議。生於大陸的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是十四歲時隨母親「投奔自由」來...

聯合報黑白集/李進勇劇透聖諭

罷藍團體最近開始送件,紛紛炫耀二階連署人數近乎達門檻的翻倍,彷彿已然勝券在握。府院黨發動「大罷免」,檢調配合「大搜捕」藍...

經濟日報社論/盱衡趨勢 靈活發展經貿新格局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再將台灣做為封面主題,發表「一場關於台灣的強權危機即將到來」的文章,指如果美國總統川普為避免與中國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