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跨部會協助企業 應對供應鏈重組
川普政府陸續公布對等關稅稅率,並且要求各國不得進行報復,否則將施以更高的稅率。世界各國除了繼續尋求與美國政府談判外,部分國家恐怕也將開始預備可能爆發的貿易戰。
觀察近期世界局勢,不只是籠罩在貿易戰的陰影下,還有地緣衝突下的局部戰火威脅。6月下旬,在美國強力介入下,以色列與伊朗甫達成停火協議,暫時停止戰爭狀態。在此之外,目前在歐洲仍有延宕超過三年仍無法終結的俄烏戰爭,在中東也有尚未停歇的以哈軍事衝突。不但如此,南北韓與兩岸間的緊張局勢,及中國在南海引起的潛在衝突,同樣蠢蠢欲動。
在國際貿易壁壘成形,再加上地緣對抗衝突不斷,原本奠基於國際穩定政治與貿易秩序的全球分工生產模式,恐怕已經回不去了。估計未來各國的產業生態,將從全球化分工轉變為短鏈生產模式,國家安全考量更將融入各國的產業政策思維中。而製造業是軍事國防工業的基礎或關聯產業,製造業更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因此,台灣高科技供應鏈將面對更高的國際政治壓力,在敵我陣營益發明顯之下,恐怕也不得不表態選邊站。更重要的是,高科技供應鏈業者在各國政府與客戶的壓力下,勢將需要配合客戶要求,前往各市場所在地進行生產布局。過去以生產要素成本低廉、規模經濟為主的布局思維,將改變為以靠近客戶、市場的短鏈為主。
短鏈的生產模式將大幅挑戰業者的營運能力,尤其是在美國、日本、歐洲等主要先進國家進行在地生產,即便有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其高昂的生產成本仍將對業者造成獲利壓力,更遑論跨國生產據點所帶來的管理問題。也因此,在未來一至三年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過程中,勢將形成另一波產業淘汰賽。對於無法有效運用新興科技如智慧製造、人工智慧的業者而言,恐將在這一波競爭中成為輸家,甚至被淘汰。只是智慧製造、人工智慧等科技卻有明顯的技術和資本形成的進入障礙,對中小企業、傳統產業甚為不利。
對於我國政府而言,除了以政策輔助措施,協助業者度過因台幣升值與美國關稅所造成的短期營運衝擊外,更應思考在全球短鏈的趨勢下,以政策工具協助業者進行海外布局,尤其是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更需要智慧製造、人工智慧等科技,克服於先進國家生產的成本劣勢,進而搶占各國在地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
目前政府已陸續推出相關產業扶持政策,但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壓力,我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所需要克服的挑戰、瓶頸既多且廣,從跨國經營的文化衝擊、新興科技的導入與應用、資金的募集與運用、在地供應鏈的結合、在地政策資源的爭取等,皆可能使中小企業主面臨高度風險。
因此,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挑戰,不能僅有單點、單一部會的政策支持,而是需要跨部會協調整合,從軟體、硬體科技輔助導入,到資金、國外通路引薦與當地政策資源介接等。而這些分屬不同部會的工作,需有行政院層級的專責辦公室進行協調整合,並由單一窗口來服務相關企業。
這些對企業的輔助工作,不應等到川普關稅確定後才展開,應及早預備。建議初期可透過相關產業公協會、各部會轄屬的財團法人、智庫、金融機構等,一方面進行重點國家在地供應鏈與市場的情資蒐集;另一方面擴增海外據點,與當地公協會、法人智庫對接,進而形成跨國投資顧問服務的能量,藉此減低我國業者進入當地市場與供應體系的門檻,加速引導產業迎向此波全球供應鏈再造的浪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