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光電八年「零環評」,彭啓明竟敢說無汙染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光電場,其中僅嘉南兩地毀損的光電板高達十四.五萬片,重達兩千八百噸。民眾擔心破損的光電板危害環境,環境部長彭啓明在立院答稱,太陽能發電元件外層以玻璃及鋁框密封,「照理說」不會造成任何汙染。但立委質疑,光電板破碎一定有零件受損,長期存在自然環境中難保不造成汙染。
彭啓明身為環境部長,他不積極檢查災害現場努力維護生態環境的永續,卻輕率以籠統曖昧的語句為政府和業者開脫,令人懷疑他是否適格。這次,經社會各界高度質疑,環境部十四日才派人到現場取樣,作重金屬檢測。彭啓明說,其中半數為「零檢出」;至於其他半數如何,他則以「當地錳濃度背景值本來就較高」支吾其詞。在這種情況下,他驟然說出「無任何汙染」,不嫌草率嗎?
對於光電板的環境危害,彭啓明是採取「截頭去尾」的手法,只選擇部分狀況答覆。他聲稱光電板都有緊密封裝且抗腐蝕,這點,在正常情況下應該屬實;因此,人們不必過度渲染毒性物質會滲入水中,從而造成魚類汙染或死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問題是,當大量太陽能板遭到破壞毀損,如果光電板的殘渣碎片遭魚類誤食,從而在食物鏈中進入人們的餐桌;這樣的情況,彭啓明能保證不會發生嗎?那麼,他滿口「無汙染」的說法,豈非空頭支票?
再看,這次遭毀損的近十五萬片光電板,重達兩千八百噸,是數量龐大的廢棄物,重量已超過全台每日垃圾量的十分之一。這些難以回收的事業廢棄物,無法燃燒焚化,最終只能掩埋處理,並成為環境中永遠「無法分解」的遺害。在這種情況下,彭啓明聲稱光電板「不會造成汙染」,豈不是在誤導民眾,讓人們以為光電板多麼安全、可親嗎?幾十年來,民進黨將核廢料形容得無比邪惡;但以光電板數量之千萬倍龐大而難以去化,人們難道要等到廿年後才措手不及地發現光電廢棄物的恐怖真相?
彭啓明把光電板對環境的汙染破壞「截頭去尾」刻意美化其無害,另一個更致命的環節在於源頭:過去八年,全台各地大肆開發光電場,竟然從未有過環評。最近高雄大樹和山光電場遭到「鬼剃頭」,居民向在野黨立委陳情後,外界才發現該山坡地遭如此濫砍濫挖,竟未經任何環境影響評估。不僅高雄大樹如此,從二○一六到二○二四年的八年間,各地光電場的開發如火如荼,皆從未有過環評。這就是民進黨「愛台灣」、「挺綠能」的真相。
彭啓明承認,過去政府僅針對濕地設置光電場需要環評,許多大型山坡地變更為光電場都免環評;但今年元月已修改環評法規,加嚴限制。即使如此,新法對於「水面型光電場」,仍然後門洞開,沒有任何環評要求。由此可見,民進黨這些年來幾乎是閉著眼睛任令業者隨意圈地開設光電場,只為滿足蔡英文「綠電占廿%」的目標。其結果,則是地方政府、公營事業機構競相釋出土地,供光電業者大撈一筆;而它們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卻無人聞問。
近幾年,光電場的濫墾濫設,已成為台灣環境公害的一大來源。業者不僅大規模砍伐山坡地林木,造成水土綠地破壞,更不斷侵入埤塘水域,甚至以光電板為掩護,在其下非法掩埋廢棄物。「一塊土地,剝九層皮」,正是這種寫照。彭啓明身為環境部長,若只是一味幫綠電政策擦脂抹粉,卻無視國土環境正遭不肖業者掠奪、破壞,那他真的太愧對環境部長的職守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