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談判 市場開拓…應對美關稅戰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四月二日宣布,對台灣輸美產品課徵百分之卅二關稅,涵蓋包括食品、農產品、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等類別。目前僅半導體、藥品、貴金屬、能源產品暫時獲得關稅豁免。台灣半導體產品之所以暫被豁免關稅,主要在於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特別是台積電等企業在先進製程方面的技術領先,使美國高科技產業高度依賴台灣供應。
為確保自身科技產業穩定,美國選擇暫不對台半導體產品課徵關稅,以避免影響蘋果、輝達、超微等美國企業。此外,日前台積電千億規模的在美投資計畫也是關鍵因素,美方希望維持良好合作關係,以確保技術轉移與供應鏈安全。未來美國可能進一步要求台積電及相關供應鏈企業擴大在美投資,長期而言,台灣半導體產業需在美中競爭中尋求平衡,才能找到產業的生存之道。
至於遭加徵關稅的產業之因應對策方面,民生相關產業如家用電器、電子產品將因價格上升而降低美國市場競爭力,影響出口訂單與產業就業。日常消費品(如食品、飲料)價格上升,可能減少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量。這些產品受關稅影響後,售價將提高,可能導致美國進口商轉向其他供應國,如東南亞或南美國家,進一步削弱台灣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政府應透過外交途徑與美方交涉,爭取食品與農產品減免關稅,如類似半導體豁免的模式。訴諸WTO或區域經貿組織,強調台美經貿關係的重要性,以尋求關稅調整或補貼機制。提供產業補貼與轉型支持,設立出口企業補助計畫,短期內減緩因關稅造成的價格上漲影響。鼓勵食品、農產品企業進行產品升級,提高附加價值,以減少價格敏感度。
透過政策補貼與行銷資源,鼓勵企業深耕內需市場,減少對美出口依賴、加強對東南亞與中東市場的出口拓展,分散風險。
餐飲製造相關企業策略則包含價格與成本調整,尋找更具成本競爭力的原物料供應商,以降低生產成本,並重新評估定價策略,調整產品規格以降低關稅負擔。強化品牌價值,將產品定位為高端或特殊市場,如有機食品、高級海鮮,降低價格敏感度。
研發符合美國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例如健康食品、環保包裝等,以增加競爭力。除傳統大型進口商外,積極開發美國本地零售通路、電商平台,減少中間商層級,以吸收部分關稅影響。同時利用跨境電商模式,直接銷售至美國消費者,以降低關稅影響。
若美國市場關稅持續上升,台灣連鎖加盟企業可考慮開發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市場,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例如,台灣咖啡及茶飲品牌可進一步布局英國、日本、阿聯酋等對珍珠奶茶需求高漲的市場。
此次美國對台灣課徵百分之卅二的關稅,對食品製造、餐飲連鎖加盟與農產品出口衝擊尤為明顯。政府應積極進行外交談判、產業補助與市場開拓,而相關企業則需加強品牌升級、成本控管及銷售通路多元化,以降低關稅對營運的影響。唯有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才能在貿易變局中找到生存與發展的機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