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疼痛指數13級 新北男不小心挖鄰居雙眼?高大成曝關鍵打臉:很殘忍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將繼續實施

全台「最難喝手搖飲」排行榜!前三名網友戰翻 冠軍竟是「它」

川普稅目標 減國債堵大陸

川普暫停對等關稅九十天,將準備談判的七十五國的關稅先降到百分之十;中國大陸關稅調漲為百分之一二五,立即生效。可能是看到美國物價上漲,民意開始抗議,再加上華爾街股市大跌、殖利率一直攀升,所以從善如流;也有人認為他「治國如兒戲」。

從脈絡看得出,川普的打擊目標是中國,策略是聯合其他關稅盟友同心協力。就像一九八五年的「廣場協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聯合起來,要求日圓升值、日本減少出口。

接下來可以想像的是,和包括台灣在內的七十五國談對等關稅,川普政府會要求:

一、貨幣對美國匯率要升值。特別包括台灣在內的前十大出超國,匯率一定要調升到美國滿意的水準。二、加大購買美國百年無息國債。現有的美國有息國債,全部或大部分轉為百年無息國債,台灣現有外匯存底近六千億,其中八成以上是美國國債;貿易大國再買美國長期無息公債。三、各國對中國大陸進口的商品要提高關稅。四、和半導體、AI有關的供應鏈搬到美國。五、擴大購買美國商品,特別是川普選區的產品。六、消除對美國的貿易壁壘。

這些做法既可增加美國的關稅收入、減少美國的國債、製造業回美國,更可以聯合關稅盟友圍堵中國,讓中國的出口減少。美國跟各國談判達成協議後,基本上這七十五國的關稅都會下降,從原先對等關稅的版本調到百分之十上下;但中國大陸的關稅就是一二五%。

美國國債的處理迫在眉睫,現有國債已超過卅六兆,創歷來新高,每一年要支付的利息接近一兆,國債中有八兆是一年內到期。川普政府急著要找解方,以免利息愈付愈多,排擠正常的公共預算;也擔心國債過高,國際債評信譽不好,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分攤各國來買長期美國無息國債,可解燃眉之急,也可以「用新無息國債,換舊有息國債」;這些川普口中「長期占美國便宜」的出口大國,在這時候一起伸出援手。

川普不斷放話警告,現在可以看出來過程只是幌子,重要的是最後目的。

美國的國債一直在攀升,最主要是因為美國的貿易逆差一直在擴大,二○二四年的逆差為一.二兆,全世界最高。美國買了國外的商品就要支付美元,美元支付到國外,美國銀行錢不夠就印鈔票;鈔票印多了,就發行美國國債,買回流通在國外的美元,美國國債是幫政府借錢的工具。美元是國際性的貨幣,也是全球儲備貨幣,世界各國都相信它;長期的「你買我貨、我借你錢」,使得預算赤字攀高、國債擴張。

一九三○年美國胡佛總統簽署「史慕特─霍利關稅法案」,將兩千多種商品平均關稅提高五成。儘管有一千多名經濟學家反對、汽車大王亨利福特為首的很多企業家也反對,認為法案對美國經濟非常不利,但胡佛還是簽署;同時驅逐移民、企業減稅,這也是造成一九三○經濟大蕭條的主因之一。一直到一九三三年起羅斯福總統推出新政,以及日後美國參與二戰,經濟才漸進復甦。加關稅、趕移民的歷史重演,只是人們不願正視歷史教訓。

川普說全世界七十五國來美國談關稅,他們來「舔我的屁股」。但他和歷任總統不同,有決心處理美國的國債,而且也找到了方法。既增加稅收又圍堵中國,美國人看他有魄力,如果成功更名垂千古。美國的強大,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打垮它,只有美國才可能打敗自己。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讓淋浴再次偉大」 川普下令取消蓮蓬頭水壓限制:照顧好我的秀髮

川普關稅風暴 埃及凸顯紡織業競爭力吸引台商打探

維持高關稅等習近平讓步?川普猛搖頭吐1字 揭美中貿易戰目的

政策急轉彎!歐盟暫緩對美報復性關稅 BBC曝背後原因

相關新聞

賴脫中入北 恐落雙殺困境

川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又宣稱因超過七十五國與美方聯絡談判且未採報復行動,高額關稅措施暫停實施九十天,包括台灣、日本...

美予取予求 先談判又怎樣

美國總統川普一度宣布對台灣祭出高達百分之卅二的對等關稅,頓時讓台灣產業界陷入極大的震撼與焦慮。總統賴清德提出了以「零關稅...

國際公益與美國利益優先的轉折

川普2.0在「使美國再次偉大」與「美國利益優先」的口號下,不斷往外交孤立與經濟保護的方面推出自認對美國有利的措施,不免令...

拿關稅削減入超 川普比土匪厲害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一連串的關稅政策,震驚了全世界。其背後推手總統貿易與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最近發表專文,說明川普採取對等...

廢塑膠回收的隱憂與警示

近日環境管理署會同桃園地檢署,揭露了一起不法業者將廢塑膠混合物偽裝出口至中國大陸和東南亞掩埋案件,牟取暴利約達四億元。據...

別讓赤崁樓贔屭御碑再日曬雨淋

昨天四月十八日是教科文組織制定的世界遺產日,目的在促進人們了解人類文化遺產的多樣性和脆弱性,以及保護這些古蹟所應有的努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