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麥金利還魂」 台灣卻看不透
每個人都有心儀的英雄,特別是政治人物從該英雄的思想與行為中取得靈感,並在關鍵時刻,指導他在政經實務的決策。川普不是政治的莽夫或唯利是圖的生意人,做為美國總統,他清楚知道美國政治傳統,並以第廿五任總統的麥金利為表率,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讚揚這位被刺的共和黨籍故總統。
十九世紀晚期,美國的製造業處於起步階段,興起的鋼鐵、石油與民生輕工業面對歐洲優勢產品的競爭。麥金利從任眾議員開始,力主提高進口關稅、保護美國工業。他甫任總統,簽署了「丁利法案」,平均提高美國進口關稅達百分之四十七,高關稅法執行長達十二年。
配合高關稅法以富強美國,麥金利採取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海外政策。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是當時歐洲強權處理國際政經主流思想。
一八九八年,這位總統發動了美西戰爭,從西班牙手上取得波多黎各、關島、菲律賓三個海外殖民地。在戰爭期間,麥金利併吞了夏威夷共和國;他需要該島的珍珠港,做為美國商船與軍艦前往亞洲的停泊與補給基地。併吞當然是非法的,(根本不存在的)理由是,島上大量的日本移民會使該島成為日本的保護國,這會影響美國在亞洲的擴張。
麥金利總統對華政策即為一八九八年的「門戶開放政策」,該年大清(中國)可能遭歐洲列強與日本瓜分。麥金利在說帖中力陳,列強應保持大清在領土與行政上的主權,不得瓜分與推翻大清。此外,列強要讓中國市場向各國開放,但容許列強在一定區域有特定的經濟特權(如開礦、建鐵路),此說帖得到多數列強的同意。一九○○年義和團動亂在北京爆發,麥金利派軍加入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門戶開放政策遂成為戰後列強對華外交政策的原則。
麥金利在遇刺前,鋪下了巴拿馬運河建造與控制的法律道路,美國被授與建造並控制巴拿馬運河的權利,後在副總統老羅斯福繼任總統後完成,並絕對控制運河。
二十世紀初,美國不是世界的霸主,但是麥金利為美國未來霸主地位奠下了基礎。一二五年後,美國霸主地位因國家財政惡化與中國勢力的興起而動搖,川普借鏡於麥金利的施政歷史,於上任百日內徹底推翻先前美國經濟全球化的自由貿易政策。藉著美國乃全球最大的市場,與「讓美國再度偉大」的口號,提高關稅並「掠奪」他國的經濟資源(如烏克蘭的礦產)與技術成就(如台積電的晶片製造)到美國,來穩定美國的霸業。這種根源於美國歷史的施政,短期不可能改弦易轍。
讓我們回顧川普執政百日「類麥金利」的海外行動,他宣稱要併格陵蘭。(併吞夏威夷的翻版?)巴拿馬運河或將重入美國的控制(李嘉誠已屈服,只待法律程序完備)。他沿用美國霸權文化的措辭,稱加拿大該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
一九五九年,當夏威夷成為美國第五十州,「誰是美國第五十一州」的用詞於焉出現。他諷刺地描述一個國家在國安、外交、文化、經濟仰美國鼻息,以美國馬首是瞻。當加拿大對川普的措辭激烈地反應時,台灣社會卻「看不透」這措辭的含義。或許是因為在台灣,某些政黨、媒體、政府在下意識或潛意識裡,有歸化台灣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的意願。
民進黨政府精於當下的政黨鬥爭,卻盲然於川普從美國的歷史採取的政經施政原則。它誤以為送上台積電千億美金的投資,會交換到川普只對台灣課百分之十的關稅。以美國的「被保護國」自處的民進黨政府,這次要如何和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川普交涉?我們拭目以待。台灣曾是日本的殖民地,希望今後不會是美國的殖民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