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傷人也傷己!關稅讓川普身價不到一周蒸發5億美元

搧巴掌、抓頭髮…高雄某國小教師爆不當管教 小一童至今走不出創傷

名家縱論/兩強對抗升高 避險為上

美國總統川普於日前宣布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雖然他盛讚台積電同意對美投資一千億美元,但是仍然對台灣課徵百分之卅二的關稅,遠高於預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表示,川普對美國貿易夥伴做出不實指控,對等關稅的計算方法簡單又粗暴,毫無經濟學理論的依據,徹底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與多邊主義的貿易機制。

川普「解放日」之前,我們行政院長還安撫國人可以安心睡覺,結果一覺醒來,哀鴻遍野、罵聲不斷。縱使川普的關稅核彈出乎眾人意料之外,但是也不能如此信心喊話、事後又遲遲才提出因應措施,顯示在事前未掌握資訊,以致判斷錯誤,讓仰賴出口的企業主面對美國關稅壓力,進退維谷,寸刻難眠。

川普此舉更彰顯其高度不可預測性,不值得信賴,他只相信國家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讓美國失去世界霸權的資格。

川普的關稅核彈其實是損人又不利己之舉,同屬共和黨也是首次以「讓美國再度偉大」(Let’s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作為競選口號的雷根總統,早在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就對全國廣播表示堅決反對提高關稅的立法,他指出以愛國名義提高關稅,美其名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但結果是傷害了促進繁榮與發展的市場經濟。

雷根總統首先指出,高關稅讓本土工業開始依賴關稅形式的政府保護,它們停止競爭,並停止推出創新管理和技術變革,缺乏這些創新與變革就無法在世界市場上取得成功。此外高關稅不可避免的會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引發貿易戰,結果是愈來愈高的貿易壁壘,愈少的市場競爭,最後導致市場機制萎縮,數百萬人因此失業。

中國大陸對美國的關稅制裁立即展開報復,也對原產於美國的產品在原稅率下加徵百分之卅四的關稅,並限制稀土對美國出口。在兩強升高對抗的形勢下,正確的選擇應當是避免過度依賴一方,以軟硬兩手平衡處理兩強關係

但是賴政府執政下的內外關係卻充滿矛盾與衝突,在總統與立法選舉都居於少數的情況下,對內卻勇於鬥爭,企圖以大罷免促使在野黨成為少數的目標,造成社會的動盪與分裂。

在兩岸關係上動輒以大陸統戰為由限制兩岸交流,甚至以國家安全為藉口驅逐陸配,對自己的自由民主體制毫無信心。對外關係過度依賴美國,卻淪為美國對等關稅的重災區。

回想馬總統執政時期,兩岸學術交流熱絡,學術研討會之後,都會安排幾天的參訪活動,除了著名的觀光景點,更會到戶政事務所、菜市場、農會、民宿參觀或住宿,實際體會台灣的行政服務效率、社會的活力,充分展現我們對自己生活方式與制度的信心,也獲得對大陸人民統戰的效果。

兩岸溝通管道暢通,平等協商,國際參與範圍與深度都大幅提升,不存在主權國際地位被矮化的情形。撫今憶昔,真不知要如何喚醒賴政府對形勢的正確判斷。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

川普 美國 關係

延伸閱讀

川普發動關稅戰 歐巴馬質疑「對美國沒好處」批白宮侵犯人權

下驅逐令?川普政府誤發電郵要烏克蘭人離美 收信者當場崩潰

受川普25%加徵關稅影響最小的美國汽車有哪幾台?

川普關稅衝擊…3學者籲放手匯率縮減順差 央行:市場供需決定

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海嘯 難免自傷

美國總統川普於四月二日宣布對全球一百八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銷美商品廣課關稅,並對其中約六十國訂定高額「對等關稅」,讓美國平...

美地圖砲貿易戰 民主願景黃昏?

美國掀起貿易戰,大開「地圖砲」,連偏遠的澳洲企鵝島都不放過,導致全球股市血流成河,成為清明連假最熱門話題。使筆者驚訝的,...

川普「麥金利還魂」 台灣卻看不透

每個人都有心儀的英雄,特別是政治人物從該英雄的思想與行為中取得靈感,並在關鍵時刻,指導他在政經實務的決策。川普不是政治的...

停止大罷免 避兩岸戰爭

賴清德總統三月中旬公布國安十七條,將中國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並強力限縮兩岸交流,引起北京政府高度反彈。四月一日中共再...

經濟風暴當頭 穩定人心是首務

川普開徵重量級進口關稅,引發全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彈,連帶的也使全球各地股票大跳水。台灣一向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股市巨幅下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振興國旅需要地域性之風景計畫

四○三大地震甫過周年,各界均在探討花蓮觀光業的紅燈未解,且近十年來入出境人數皆呈現逆差,去年逆差更已突破二倍,觀光署也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