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藍委拉倒柵欄替群眾開道「為何將人民頭家隔在外?」 北市警第3度舉牌警告

前10名沒有美國!2025全球智商排行出爐 台灣緊追「這國家」排行第2

親赴北檢管制區聲援 蔣萬安喊話「推動倒閣」:今晚個人行為我承擔

美治世蒙塵 台不宜押單邊

美國總統川普於四月二日簽署行政命令,公告對各國進口美國產品徵收「對等關稅」。之前所推測的可能漲幅嚴重低估,反映在各國股市可說一片慘綠。我國因為清明連假的緣故,直到本周一才真正有所反應,股市收盤創史上最大跌點,失守兩萬點大關,也創下最大跌幅,達到百分之九點七。

觀察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的潛在衝擊與影響,除了經濟面向,也要從國際關係的角度思考:美國此舉基本上已形同放棄WTO所建立的多邊貿易體系,否定過去數十年來由美方主導、推動自由貿易與全球化的國際秩序。可以說,美國在全球秩序中的角色已發生重大變化。川普政府對外挑戰多邊貿易體系、退出國際組織、加徵關稅等作為,標誌著美國不再無條件地扮演自由貿易的守護者,轉而成為保護自身利益為優先的經濟保護主義。

此一轉變恐怕也標誌著廿世紀中葉美國取代英國,建立了以自身為核心的全球秩序,這種相對穩定、由美國軍事與經濟優勢所維持的局勢,打造「美國治世」(Pax Americana)的這塊招牌恐將結束。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標誌著「英國治世」(Pax Britannica)的結束。一九五六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的落幕則代表美國取代大英帝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美國治世」的招牌橫世而出。此後的數十年美國提供全球公共財,例如國際安全保障、開放自由市場、美元穩定等作為。

然而,川普上台之後持續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主政期間倡導「買美國貨、雇美國人」,他認為自由貿易使得大量工廠外移、藍領階級失業,因此以關稅作為工具,向各國進口美國的產品徵收「對等關稅」,藉此來改善貿易逆差,重振美國製造業與保護就業,同時實現川普競選時的承諾。當然,也以此作為談判籌碼,透過提高關稅施壓對方讓步,在智慧財產權、技術轉移等領域取得更多保護。

令人憂慮的是,川普政府徵收對等關稅表面上雖然是保護國內利益,背後也反映了美國在維持全球秩序上的自信減弱與責任退縮。川普的單邊主義、退出多邊協定,將讓世界從美國主導的「合作穩定秩序」轉向更為破碎、對抗的格局。如同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所說,世界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更加任意、保護主義抬頭,也更加危險。」

在此情形下,實在要提醒民進黨政府更謹慎的評估經濟之外所可能衍生的態勢,預為防範。雖說賴清德總統已在近日密集召開官邸會議,與國安與行政團隊研商對策,也公開強調「台灣不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投資承諾也不會改變,並公布五大因應策略,力求將衝擊降至最低。但如果「美國治世」招牌蒙塵,接著而來的多方角力與個別衝突恐難避免。賴總統提及「加入『加強美國』策略,協助企業調整海外生產,強化台美產業鏈連結。」的政策須謹慎為之,不宜單邊押注,宜有第二或第三方案以為因應。因為美國的保護主義舉措會激起其他國家加速結盟、去美元化、加速科技自主,而使美國影響力相對減弱,實在不得不防。

對等關稅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韓代總統韓悳洙:不會和中國、日本聯手對抗川普關稅

打擊墨西哥販毒集團 川普政府考慮派無人機轟炸

誇南韓代總統「很棒的通話」內容曝 川普:正在等大陸電話

震後遭川普課44%關稅 緬甸成衣業:復原工作深陷困境

相關新聞

賴脫中入北 恐落雙殺困境

川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又宣稱因超過七十五國與美方聯絡談判且未採報復行動,高額關稅措施暫停實施九十天,包括台灣、日本...

美予取予求 先談判又怎樣

美國總統川普一度宣布對台灣祭出高達百分之卅二的對等關稅,頓時讓台灣產業界陷入極大的震撼與焦慮。總統賴清德提出了以「零關稅...

國際公益與美國利益優先的轉折

川普2.0在「使美國再次偉大」與「美國利益優先」的口號下,不斷往外交孤立與經濟保護的方面推出自認對美國有利的措施,不免令...

拿關稅削減入超 川普比土匪厲害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一連串的關稅政策,震驚了全世界。其背後推手總統貿易與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最近發表專文,說明川普採取對等...

對等關稅=土匪關稅

「對等關稅是土匪關稅」,這並非「疑美」的情緒宣洩,而是對不合理貿易政策的理性批評。

對美談判 不能黑箱作業

針對日本、新加坡視為「國難」的川稅風暴,現階段我政府對台美談判進度,僅願透露「已列首批談判對象」、「過程順利」、「結果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