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疼痛指數13級 新北男不小心挖鄰居雙眼?高大成曝關鍵打臉:很殘忍

考量川普關稅仍在未定之天 金管會限空令將繼續實施

全台「最難喝手搖飲」排行榜!前三名網友戰翻 冠軍竟是「它」

張延廷/剖析中共軍演不如肅清國安共諜

日前中共「海峽雷霆二○二五A」演習,在行動前便早已展開部署,且同時發布多個宣傳動畫,其內容又聚焦針對台獨分子,兼具政治及軍事戰略雙重意圖,這可由對外演習和對內文宣兩個層面來解析。

中共近年在台海軍事演練行動,目的就是進一步落實台海「內海化」政治企圖,自二○一七前「遠海長航」系列之海空聯合操演啟動以降,共軍藉此將戰備部隊輪流加入編制參與演習,讓所有軍種、兵種均能熟悉台海周邊之戰區環境特性;一方面是要提升部隊在現代化換裝後驗證實戰化能力,另一方面則藉此鞏固中共領導人對共軍的絕對權力,所謂「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就是習近平在上任之初以「習時代」為標榜,對共軍提出的建軍指示。

至於是否能做到「戰之必勝」,亦正考驗共軍對習指示的實踐程度;在共軍高層在黨內紀律屢受質疑之際,也必須展示現代化軍隊實打能戰的能力,亦間接驗證共軍落實「作風優良」的精神。而這也將驗證習對共軍「能打仗、打勝仗」的軍令標的。藉由在台海演訓及「戰備氛圍」來凝聚參演單位充分的指揮與管制,亦可視為對台政策的一把利刃,其具體成效會隨共軍在台海的演練而疊加,逐步掌控「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衡此,台灣如何在共軍運用傳統軍事力量和海警在台海交織布局中找到突破口,已是國防戰略必須審慎擘畫的課題。

再者,觀察今年中共「兩會」召開時,中共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共軍建設的闡述,內容仍置重點於「協力推進跨軍地改革,優化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和布局,健全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建設工作機制」等,可視為「黨軍一體」的傳統論述。至於「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則凸顯當前亞太地區戰略安全環境的演變,並著眼於推動軍民、企業、工業單位等合作。因此,二○二四年底推出殲─36、殲─50等新型戰機,甚至不時在網路上宣傳新研改驅逐艦之舉措,可解讀為在共軍高層人事頻頻更迭之際,其國防科技研發仍持續穩定推進。儘管未能一窺其裝備真實性能參數之全貌,但不難看出其藉「海峽雷霆」演習,企圖對美國明白發出具備「拒止」的信號與能力。

中共兩會強調「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兼有緩和兩岸鬥爭氣氛之意。中共對台政策減少針對性詞彙,避免激起台灣民意反感,頗值留意;畢竟兩岸已交流多年,台灣企業在大陸的經營和管理模式,多年來已為大陸民生發展發揮具體成效,這些都屬台灣對大陸的實質貢獻。

兩岸兵戎相見的機率雖不能完全排除,但我方在對岸頻施兩手策略之下,仍找不出敵我識別的判準基線;在府、院、黨充斥共諜案的狀態,又如何能有效統合軍隊、發揮總體戰力?也勿怪美國因顧忌國安高層洩密而不敢售我先進軍事武器裝備;軍隊只能用二、三十年前的老舊裝備,又有何先進戰力可言?

一切建軍備戰淪為苦撐或白搭,只能靠扣在野黨紅帽子來脫身,如何強化軍隊具體戰力?現在,已到肅清國安高層中到底有多少共諜潛伏的關鍵時刻了。(作者為清大教授⼂空軍前中將副司令)

中共 共軍 台海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民進黨養共諜,賴清德轉移焦點株連全國

綠籲藍白支持推動國安修法 不要消費共諜議題

港區國門成走私破口?廖先翔批:國安已現裂縫

【重磅快評】共諜動搖國本 美國還會信賴吳釗燮?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賴政府正在書寫摧毀民主的《羅織經》

雙北、嘉南等地檢調偵辦罷免連署案,出現「辦藍不辦綠」的景象。儘管藍綠罷團皆傳出連署異狀,檢調卻一味鎖定藍營「罷綠」,除國...

聯合報社論/郭智輝六兆採購計畫,勿犧牲下一代利益

美國昨天開始進行第一波的關稅談判,首波五國包括英、澳、日、韓、印,台灣不在其中。我經濟部長郭智輝稱,以他的認知,「我們已...

除役電廠還在撈

民進黨政府推動廢核九年,最後一座核能機組也將在下月除役;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成為民進黨幻想的「無核新樂園」。...

聯合報黑白集/外表的納粹vs.心底的納粹

一九二七年毛澤東發表調查報告,最積極配合中共土地革命的人,正是主流社會瞧不起的「痞子」遊民。為了徹底打垮地主,可放任痞子...

廢塑膠回收的隱憂與警示

近日環境管理署會同桃園地檢署,揭露了一起不法業者將廢塑膠混合物偽裝出口至中國大陸和東南亞掩埋案件,牟取暴利約達四億元。據...

別讓赤崁樓贔屭御碑再日曬雨淋

昨天四月十八日是教科文組織制定的世界遺產日,目的在促進人們了解人類文化遺產的多樣性和脆弱性,以及保護這些古蹟所應有的努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