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與魔鬼交易 成台灣浮士德

這兩天,網路瘋傳賴清德總統下鄉勘災的短片。賴總統面對處境艱難的災民,無論是態度或回應,都顯得有心無力,甚至被網友剪出「何不食肉糜」的片段。賴總統一反過去台南市長、行政院長、副總統的親民形象,更讓反罷免方在「團結十講」暫停的狀況下,掌握有力的反擊點。
筆者不認為賴總統表現失常,也不認為他失去初心,而是當他選擇向綠營極端派靠攏、鼓動「青鳥」上街、發動「大罷免」的那一刻,他就成為向魔鬼梅菲斯特出賣靈魂的浮士德。
與魔鬼交易必然能在短時間獲得利益,但看似聲勢壯大的背後,是快速腐化的精氣神,和急速失去控制的四肢。身兼黨主席和總統的賴清德,正在承擔與魔鬼交易的後果。
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最新民調,顯示台灣整體和七二六的投票選區,反對罷免的支持度都高於同意罷免五至十個百分點。但農曆新年至今,罷團展現出高動員力、高擴散力、高連結力的氣勢,使七二六罷免案的投票對象一舉達到廿四席。
筆者認為民意翻轉的背後,就在於這場「魔鬼的交易」注定出錯;賴清德無意願、也沒能力約束失控的綠營極端派。當柯建銘、沈伯洋、郭昱晴、曹興誠及青鳥們引發爭議,爭議造成的政治責任開始吞噬賴清德;基於政治利益需要,賴清德卻無法割捨這些人,反而得透過更激進的政治動作,如「團結十講」、全代會演講等基本教義派的煽動性言論,激勵死硬派投入罷免動員。這一連串的戰術錯誤卻引發了更大的反效果,讓反對罷免的民意逐漸高於支持罷免。
但進一步探討,賴清德是否有「不與魔鬼交易的空間」?筆者認為,從他選擇在立法院與在野黨對抗、選擇摒棄蔡路線、推動務實台獨;只剩兩岸、國防、外交可以發揮的賴清德,似乎也只剩煽動民粹、鼓動以仇中為核心的「台灣民族主義」這條路。由此看來,以奪回國會多數為政治目標的大罷免,也是賴清德不得不發動的政治運動;依靠死硬派與在野黨發起短期決戰,先安內、後攘外,一舉奪回立院多數,再專心處理國內外政局。
令人遺憾的是,賴清德與魔鬼交易的後果,現在正由全國人民共同承擔。賴總統無暇顧及台美經貿談判和美元匯率,導致高度仰賴出口的台灣中小企業,光是在匯率就承擔近一成三的相對收入損失。
民進黨政府堅持非核家園,除了在核能發展、能源配置倚賴天然氣上犧牲國家安全,領取上億元補助的光電設施亦絲毫經不起颱風挑戰;甚且總統的心顯然不與台南、嘉義飽受風災水災的民眾同在。若希望台灣的電網和社會要有韌性,賴總統必須放下自己對大罷免的任性,取消與黨內基本教義派的魔鬼交易,台灣才可國泰民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