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總統不能只向少數道歉
賴清德終於為大罷免道歉了,只不過他致歉的對象只有「支持者」和「罷免團體」,彷彿把其他人當成「雜質」。
「大罷免,大失敗」的結果證明了台灣主流民意不容政治惡鬥,更拒絕少數人操弄民主機制。然而,賴清德總統不願回應民意,繼續展現一貫剛愎自用的態度。
回顧賴清德上任這一年多,施政表現可謂荒腔走板。政府未能提出福國利民的政策,面對南部風災也顯得無能為力,賴清德只能「屢出金句」,像是「屋頂自己爬」、「不能什麼事都靠國軍」。更不論迫在眉睫的川普關稅問題,政府明明有比他國更充裕的準備時間,卻沒有提出具體措施。究竟是無計可施,還是政府都在忙大罷免所以沒空?
執政黨的作為更令人費解,不僅不斷加深朝野對立,杯葛在野黨的福國利民提案,甚至放任民進黨立院黨團一呼百應地喊出「大罷免大成功」。總統府和行政院更公然利用行政資源,大開「人民是頭家」、「團結十講」等政治宣傳活動,為這場耗費國家資源的罷免案增添柴火。而身為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最後更是毫無掩飾,直接下達全黨動員令,全力支援這場被民意反對的「大惡罷」。
賴清德總統一年多來讓台灣社會陷入無止盡的內耗與空轉,卻沒有要向全體國民道歉;這位僅獲得四十%民意支持的總統,難道只願對其基本盤交代,鐵了心要當一個「少數總統」嗎?
首波大罷免廿四加一案投票,近六十%的選民投下「不同意」,他們並非全是支持國民黨的選民。他們反對民進黨發起無差別式的「大惡罷」;他們反對政府正事不做,只搞政治鬥爭;他們反對綠營支持者販賣仇恨情緒,對全民進行獵巫、出征、騷擾。最重要的,他們為賴清德的期中施政,打下不及格的成績單!
當前的台灣,正面臨更多外在的挑戰,而社會仍有許多的仇恨與裂痕未被撫平。我們更應該團結一致的向前。但代表中華民國的賴總統,連一句對全體國民的道歉都說不出口,敗選後只願對支持者交代,這無疑是對全民宣告:他只願意當一個「少數總統」。
「期盼國家運作能夠有更多對話、減少對立,人民的每一份心聲,都是執政者的責任。」這是昨天民進黨中常會後,轉述賴清德主席的發言內容。但回顧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說出的每一句話,恐怕只會讓人覺得偽善、不值得信賴。
這樣一位總統,還有辦法帶領國家繼續向前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