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精準呼應當下世界處境的動畫片,「風之谷」

一部1984年的動畫電影卻讓我們看到今日世界的變化動盪,這就是「風之谷」。或許也因為如此,它最近再上映時,票房仍是亮眼。無論電影中的汙染、環境破壞與戰爭,以及女主角娜烏西卡在絕望中活成眾人的希望,都展現了宮崎駿動畫中始終精彩的文明進步與退化兩面思考,與他對於世界過度崇拜雄性力量的反思。
這部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奠定其生涯位置的重要作品,也為他之後的傑作「魔法公主」做了強大的開篇。他與監製高畑勳在當年工業高速發展的繁榮時代,卻看到了在人類無盡的進步野心下,我們如何將定義所謂的「家園」。
「風之谷」描繪的世界雖然是工業文明經歷大戰毀滅,世界充滿了菌類與瘴氣,但這樣的末日光景,卻被宮崎駿描繪得很美,自然即便被破壞,其生命力仍然開出奇花異草,壓倒性的腐海之美,再次凸顯人的渺小且因自然而能解脫。
以幾幕經典畫面來說,娜烏西卡從防護罩裡看到的滿眼孢子與飛絮,與她在自己地下室悉心培育的花園,都轉換了大自然與我們的視角位置,當自然不再為我們所用時,它原本樣貌的震懾之美。從大銀幕看更是看到人類百年屠戮征伐的滿滿惡之花。
更與今日呼應的是人類的窮兵黷武與棄絕所有自然的養育,「風之谷」中的人類即便已處於絕境位置,仍然在搶資源與侵略小國。電影中的「風之谷」是一個因風勢而避開了瘴氣的安樂地,也仍面臨外侮。精彩的是主角既是風,也是御風而行的娜烏西卡,其靈活且包容地帶來生機。記得當年上映時也有人說援救敵人的娜烏西卡太過聖母心,然而不從窄小的人類角度來看,正因娜烏西卡遵從的是大自然的規律,她的行為更接近的是「上善若水」,是影史上非常特別的主角設定。
相較現在的AI生成技術而言(尤其最近正流行AI生成吉卜力風),但重溫「風之谷」的觀眾不難察覺手工繪圖的美。此部更有著早期的筆觸手感,如今看來更顯出「藝術品」的價值,有如電影中栩栩如生的花與風景都在演繹著風。它不僅反映現實,也在提醒我們正失去的是什麼。好的作品它始終是個「進行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