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柳「自由過山」不怕中央山脈!專家:東部首當其衝 南部千萬別低估

楊柳開眼 登陸前達最強!台東嚴防颱風眼附近「毀滅性強陣風」

靠「黑潮進補」楊柳更兇悍!不只威脅東、南 台北強風將直逼停班課標準

【重磅快評】若非大罷免 +20%關稅怎會拖過實施日才引爆

美國對台課徵「20%+N」對等關稅,產業界譁然。示意圖。記者黃仲裕/攝影
美國對台課徵「20%+N」對等關稅,產業界譁然。示意圖。記者黃仲裕/攝影

罷免運動,民團天天罵藍委賣台,恐怕都沒有關稅談判會賣。賴政府硬是拖到美國公告實施日之後,才被動向全台證實對等關稅是+20%。生米煮成熟飯,官員冷看民怨沖天無所謂,反正關廠失業也不影響升官發財。

日本要求美方更正對等關稅是15%最惠待遇,而非疊加稅率,引起在野黨追查我方稅率。若非如此,賴政府恐怕要等到廠商報關東窗事發,才會對全國吐實。官員和綠委忙著自清,稱四月就說過。此話一出,馬腳畢露:政府在談判全程只說一次「疊加稅率」,談判結束都避而不提;更過分的是,官員早說過卻不協助產業未雨綢繆。這是在怕什麼?

四月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正逢大罷免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如火如荼。除了國貿署針對業者發政策懶人包,公共政策討論付諸闕如。以率先指責在野黨搞不清的吳思瑤為例,她的臉書只有四月初一篇談關稅,其餘都是大罷免。更別說國貿署四月十日後對疊加稅率影響全無詳細說明。

負責談判的經貿辦,四個多月來只有八則新聞稿,其中兩則是澄清,其餘都是「建設性進展」一語帶過。日韓歐盟都將疊加稅率列為談判重點,但經貿辦從未提及談判是否處理疊加稅率。賴清德也沒說過,他恐怕和民眾同時知道,原來是+20%。

台美從五月進入實體談判,政府搬出美國要求保密為由,放棄主權沒收人民知情權。產業很焦慮,但總統好整以暇聽取沈伯洋、曹興誠報告大罷免進度,並準備團結十講。不曾聽聞他關心疊加稅率對傳統產業影響,更沒證據顯示他曾指示政院和業者溝通因應備案。

若無大罷免,對等關稅攸關產業存亡,一定會在立院引起討論。即使賴政府從AIT拿到黑箱執照,但疊加稅率高低、衝擊與因應,不會拖過美國海關實施日之後才引爆。民意可及時要求談判團隊反映產業需求,甚至作為前線攻防的奧援。為何賴政府不肯在談判過程與社會充分溝通?

首要原因當然是為大罷免護航,避免談判進度轉移注意力,抵消「抗中保台」仇恨動員。大罷免對台灣的傷害,除了撕裂社會,影響關稅談判疏於產業防禦因應,代價實在大到難以數計。

賴政府需要黑箱談判,另一主因就是隱瞞台美關係不如預期。放眼美國與重要貿易國談判,無一如台灣能見度是零。究竟鄭麗君與哪位美國高官上桌談判、形式為何,完全不知。台灣真的像日韓歐盟有坐上談判桌,或者僅是會面遞送方案,被動等待對方回應?

為了823大罷免反敗為勝,賴政府面對民怨怒火再耍無賴。32%降到20%,有何附帶條件?賴政府聲稱要和232條款產品包裹談判,依然諱莫如深。難道又要等生米煮成熟飯,由川普掀鍋逼人民苦吞?

關稅 賴政府 談判團隊 罷免 稅率 疊加 台美關係

延伸閱讀

反黑箱昨是今非?國民黨批沈伯洋幫賴清德「盲盒談判」洗地

沈伯洋明突邀政院「機密會議」報告關稅 藍委批要公布了還黑箱

遭游盈隆酸「燒成灰還是綠」 曹興誠反嗆「有色盲」:已變了顏色

曹興誠:游盈隆請閉嘴 別學徐巧芯毒液亂噴沒好下場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傲慢的台灣形象 林明昕示範賴政府的外交災難

南韓真相和解委員會委員長朴宣映不滿原定的會談遭我國政務委員林明昕臨時取消,發文批評「台灣傲慢無禮形象留我心」。人還在韓國...

【重磅快評】從謝長廷到林岱樺 誰是背後邪惡力量?

參選高雄市長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又成箭靶,鏡週刊這次直指,林岱樺與通法寺住持釋煌智關係曖昧,「超乎一般人交情」。林岱樺上午...

【重磅快評】人走茶未涼 柯文哲意志仍貫穿民眾黨?

民眾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今天登場,「兩年條款」屹立不搖,白委將全數換血,象徵維繫前主席柯文哲路線的「神主牌」。民眾黨過去被稱為一人政黨,柯文哲今年元旦正式請辭民眾黨主席,新任主席黃國昌雖仍奉柯文哲為精神領

【重磅快評】北檢首辦反罷公車廣告 絕非不食人間煙火

第一波大罷免結束後,立委羅智強公布北檢函文,內容是要求客運公司說明「不同意罷免」的公車廣告是何人所託?何時漆在公車上?引...

【重磅快評】藍委索資是追殺?要請卓榮泰再次封殺嗎

726大罷免慘敗,綠媒指挺過罷免的藍委王鴻薇向政府部門索資,矛頭對準支持罷免的歌手大支、網紅志祺七七等人,基層議論紛紛,...

【重磅快評】不選黨主席 透視盧秀燕「+1」哲學

聯合報今天獨家報導,台中市長盧秀燕不參選國民黨主席,這個決定有點意外、又不太令人意外。盧秀燕的理由很單純,她曾跟台中市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