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學產學合作 發揚臺灣特有種 牛樟芝、香杉、土肉桂 實驗室加值走向市場

【撰文╱陳大中 攝影╱薛穎琦】
農業的歷史就是人類馴化、培育與繁殖動植物的歷史,與各種生物的關係密不可分,現代農業生技則包含基因體學、蛋白質分子或其他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過程或產品的開發。新技術的應用需要密切的產學合作,以農立校的國立中興大學除了育成產業人才,也是產學合作中心之一,以生物技術研發促進臺灣特產的牛樟芝、香檬、香杉、土肉桂等農林產物加工機能性產品。
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的一大基礎,在於抗菌、消炎、調節免疫系統,甚至可幫助緩解憂鬱、改善情緒的物質,都有機會在農林漁畜的相關產物中發現,再加以利用。這些極其多樣、功能不一的物質成分可統稱為「天然物」(natural product),興大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院長王升陽指出,不論是做保健食品或藥用等用途,農業生技利用天然物成分的產品都應該追求三個「境界」,「第一個是成分的一致性(consistency)、第二個叫做效果(efficacy),第三個就是安全性(safety)。」
成分的一致性和效果及安全性環環相扣,王升陽解釋,包括作物品系(品種)、生長階段、生產季節、環境地點等因素都會影響農林產物的細微成分,「農產品比較會被人家去挑戰的,就是說你只會看這一個作物外觀長得漂不漂亮,到底裡面有什麼,你知不知道?所以你要知道裡面成分的差別。」包括主要成分是否一致,成分的效果為何,並且經過規範化的安全性測試,確保其中成分不會造成不良反應,「不管是動物實驗、人體實驗都一樣,每一支產品不能夠有什麼反應,你都要知道。」
牛樟芝賣到海外年產值30億元 保健、藥用成分可精密定量
以臺灣特有種真菌牛樟芝為例,進駐興大興創基地的「效研生技」以逐批檢驗原料成分、針對特定成分規格化的方式生產牛樟芝菁華飲,確保每批終端產品的一致性;效研生技執行長謝翰文表示,「光是樟芝酸* 這類物質,我們就會檢驗7種樟芝酸含量。」牛樟芝特有的樟芝酸、安卓凱因、安卓錠等成分具備抗氧化、抗發炎、預防高血糖疾病乃至抑制癌症等作用,在國內研發及推廣之下,牛樟芝已成為全球最昂貴的食、藥用真菌之一,臺灣每年牛樟芝產值保守估計約30億元,除了國內也銷售至新加坡等海外華人圈市場。
謝翰文碩士時期受王升陽指導研究牛樟芝,畢業後進入牛樟芝產業從事產品研發,目前經營效研生技的同時也就讀興大循環經濟研究學院博士班。出入學界與業界,他坦言,商業產品設計「以獲利跟成本的角度為考量,會有很多妥協」,但學界研發成果也未必能無縫接軌到業界,「有時候學界做出來的東西其實很好,但是產量或者成本還是跟業界需求相差太遠。」他表示,以原料總量作為規格化基準,「投多少料製作多少產品」仍是業界常態,精密定量原料成分的生產方式相當新穎,且每次都要調整投料量,還涉及設備投資、庫存管理及製程制度等因素,不易在業界推廣,是包括牛樟芝在內中草藥產業未來可嘗試精進的方向。
產學合作優勢之一在於可利用學校設備,謝翰文說,自己開發的牛樟芝菁華飲「本來沒有想要商品化」,是在使用學校實驗室期間,設計了這個製程的配方「給大家試喝」,不料親朋、師友間一試成主顧,他從自己一個月「手工」製作500瓶到請代工廠按配方生產,最後才動念創業成立效研生技,提供牛樟芝產品研發等服務,菁華飲則透過經銷商貼牌銷售,年銷售量可達10萬瓶。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