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驅動農業生技 技術提升農產商機 黑蒜保健、滑菇面膜謝昌衛盼開創多樣可能

謝昌衛指出,透過農業生技為農產品創造更高價值,回到消費者需求。
謝昌衛指出,透過農業生技為農產品創造更高價值,回到消費者需求。

【撰文╱梁鴻彬 攝影╱吳尚鴻】

關於農業生技專注在人體保養、保健方面的定義,謝昌衛強調,「就是『希望透過動植物的萃取和加工,透過生技的技術,讓人有更好的身心靈狀態。』做農產業要謀財,不是想要害命,希望可以獲利,獲利端就是透過生物科技的技術,把農產品創造更好的價值,就是農業生技。回到人的需求,早期農業生技的需求是想要吃得飽,吃得好吃,讓動植物生長得更好,現在希望有更多額外的成分,很多農產品作為化妝品原料,我們希望化妝品的有效成分能夠更多,透過加工手段達到目的。」

謝昌衛說明:「農產品有效成分的萃取,是一種手段,也可以透過醱酵的技術,添加微生物等進行生物轉換出更特別的成分,還有經過酵素水解等。舉納豆做為例子,納豆兩種很重要的元素,納豆激酶和聚麩胺酸,納豆是黃豆經過微生物醱酵,就變成生技,不想吃納豆的味道,可是又想要納豆的功效,可以把酵素萃取出來,如果要吃到有效抗血栓及降血壓,可能要吃到一、兩公斤的納豆,可是現在一顆膠囊就可以滿足功效;而納豆裡抗血栓的酵素吃太多,也會變成痛風,透過技術可以把要的濃縮,不要的可以排除,也像魚油,現在廣告一錠都是八到九成濃度,就是希望有效成分提存到更高。」

謝昌衛指出,廣泛的農業生技涵蓋植物種苗、水產養殖、動物疫苗、生技食品、生物肥料與生物農藥等多個領域,農業生技可以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將國產農產品轉化為高值化保健原料;擴大農產品應用範圍,像是開發機能性保健產品,如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已研發複方保健茶包、保健飲品、即食餐包及錠劑等機能性保健產品。

藉由生物技術萃取農產品有效成分,讓消費者只需透過膠囊等產品,即可獲得足量的所需營養素,提高攝取效率。
藉由生物技術萃取農產品有效成分,讓消費者只需透過膠囊等產品,即可獲得足量的所需營養素,提高攝取效率。

發展農業生技美容產品,如米香皂、香草化妝水、魚鱗膠原蛋白、海藻精華液;並且可以促進產業升級與創新,建立產業鏈,推動跨領域合作;提高農產品利用率,利用農產副產物。將農產加工副產物轉化為有價值的原料,實現循環經濟;和開發多元化產品,利用中草藥等農產品開發保健、美白、外用敷料等多樣化產品。

謝昌衛根據產業報告指出,生技食品方面,因保健營養需求層次提升,近年朝向微生物、植物、動物性關鍵原料的保健營養價值研究,其中又以益生菌、紅麴、樟芝及綠藻等微生物開發應用最為積極,市售保健營養食品前四大主力項目分別是腸胃道保健、免疫調節、營養補充及護眼等。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嘉市議員送營養早餐給教育處長 要求補助弱勢兒餐費

高市「質譜宅急便」農產快篩 5月5日前進大樹區

中國砍美豬進口72%!川普關稅戰蔓延 農產品壓力升溫

穀雨到來!4生肖注意養生保健 避免小病痛、免疫失調

相關新聞

從產地到生技 展鮮開發益生菌及面膜 不只要做供應商 賦予番茄新價值

位於雲林縣西螺鎮的展鮮農產生技是臺灣牛番茄最大的契作及供應商,目前與農民契作的面積已達70至80公頃,契作農戶數超過150戶,年供應量約8,000公噸。鮮果除供應國內各大連鎖速食體系,番茄丁提供披薩,及番茄泥提供牛肉麵和火鍋業者加工使用,近年更透過冷鏈技術開發凍果外銷,並跨足生技研發,加工加值製造出番茄益生菌及面膜,開創番茄產業新可能。

用數據打進藥局通路 寶奇進攻機能蛋藍海 藉生技解決農業問題 攜手小農改變產業結構

「我們其實在整個營運過程裡面,有很多是幫助農民,跟解決農業的問題。」寶奇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今(2025)年成立10週年,以獨家「PB+微生物生態系統養殖技術」兼顧雞隻健康、雞舍環境與雞蛋品質,搭配機能性飼料生產效能經過驗證的機能蛋,成為少數打進藥局通路的雞蛋業者,也讓合作的小農收益提高。目前已是創櫃板公司的寶奇(股票代號7650),盼藉目前的技術基礎,拓展事業版圖至蔬菜栽培、醫美等領域,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價值。

研發驅動農業生技 技術提升農產商機 黑蒜保健、滑菇面膜謝昌衛盼開創多樣可能

國立宜蘭大學副校長謝昌衛,也是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長期投注在臺灣農業生技領域的學術研究及技術提升,不但擁有各國專利超過80種以上,產學合作的23件專利技轉,產值更高達百億以上,他以自身的研發成果,說明如何驅動農業生技,並且以高科技提升農產商機,示範臺灣農業生技在保養、保健領域的無限可能。

研發驅動農業生技 技術提升農產商機 黑蒜保健、滑菇面膜謝昌衛盼開創多樣可能

國立宜蘭大學副校長謝昌衛,也是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長期投注在臺灣農業生技領域的學術研究及技術提升,不但擁有各國專利超過80種以上,產學合作的23件專利技轉,產值更高達百億以上,他以自身的研發成果,說明如何驅動農業生技,並且以高科技提升農產商機,示範臺灣農業生技在保養、保健領域的無限可能。

中興大學產學合作 發揚臺灣特有種 牛樟芝、香杉、土肉桂 實驗室加值走向市場

農業的歷史就是人類馴化、培育與繁殖動植物的歷史,與各種生物的關係密不可分,現代農業生技則包含基因體學、蛋白質分子或其他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過程或產品的開發。新技術的應用需要密切的產學合作,以農立校的國立中興大學除了育成產業人才,也是產學合作中心之一,以生物技術研發促進臺灣特產的牛樟芝、香檬、香杉、土肉桂等農林產物加工機能性產品。

農業生技跨足食品產值居冠 醱酵技術達國際水準

農業生物技術產業2023年營業額為895.8億元,其中食品生技領域631.3億元,占比七成,是農業生技發展的主力。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所長廖啓成表示,農林漁牧畜的農產品一年產值約6,000億元,食品工業製造工廠產品的產值大約1兆元。農產品的產值中,大約五至六成會進到食品加工廠,這些農產品如果不做食品加工,容易腐壞,進而跨入食品科技領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