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打進藥局通路 寶奇進攻機能蛋藍海 藉生技解決農業問題 攜手小農改變產業結構

寶奇生技今年成立將滿10週年,主攻機能蛋市場,黃志博希望提升公司獲利之餘,也能幫助更多小農增加收益。
寶奇生技今年成立將滿10週年,主攻機能蛋市場,黃志博希望提升公司獲利之餘,也能幫助更多小農增加收益。

【撰文╱洪與成 攝影╱吳尚鴻】

走進寶奇生技位於新北市永和區靜巷的生產基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堆積成山的雞蛋籃,約六、七位員工正仔細挑選雞蛋、清潔雞蛋表面,隨後裝盒裝箱準備出貨。「用手工當然成本比較高一些,但好處是不會把角皮層洗掉。」寶奇董事長黃志博說明,如此一來蛋的保存效能更好;室內更有台達電子開發的紫外光設備,定時照射雞蛋進行表面殺菌,在細節處確保產品品質。

這些雞蛋外觀看似普通,實際上是藉由寶奇獨家專利PB+技術飼養蛋雞生產,也就是微生物生態養殖技術系統(probiotics feeding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加上多種機能性飼料,強調「用好菌、養好雞、吃好蛋」,以及「吃營養也是吃保養」等訴求,開發的機能蛋產品每一項都有主打的營養成分,「葉黃素、DHA、葉酸、蝦紅素、硒,我們就是專門做這些。」

「一天大約出2萬顆左右,差不多100籃,其實不算多。」黃志博談起目前營運,自承仍有進步空間,但在2023年成為創櫃板公司的寶奇,年營業額超過5,000萬元,正持續穩健發展。黃志博希望今年業績能加倍成長,為明年IPO(首次公開募股)做準備,同時逐步提高自身在臺灣機能蛋市場的市占率,期望能打下半壁江山。

寶奇的生產基地使用台達電子開發的紫外光設備,能定時為雞蛋殺菌,且不傷害人體。各農場也會裝設,達到滅菌、減少異味等效果。
寶奇的生產基地使用台達電子開發的紫外光設備,能定時為雞蛋殺菌,且不傷害人體。各農場也會裝設,達到滅菌、減少異味等效果。

寶奇的生產基地使用台達電子開發的紫外光設備,能定時為雞蛋殺菌,且不傷害人體。各農場也會裝設,達到滅菌、減少異味等效果。
寶奇的生產基地使用台達電子開發的紫外光設備,能定時為雞蛋殺菌,且不傷害人體。各農場也會裝設,達到滅菌、減少異味等效果。

寶奇以手工清潔雞蛋,避免損傷雞蛋角皮層,也提供二度就業的婦女工作機會,回饋社會。
寶奇以手工清潔雞蛋,避免損傷雞蛋角皮層,也提供二度就業的婦女工作機會,回饋社會。

走回兒時記憶「實實在在做農業」 瞄準機能蛋「負責做好2%市場」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的黃志博,曾是橄欖球運動員,做過證券營業員、國會助理,甚至曾投入選舉,農業看似只是斜槓人生中的一頁篇章,但父親黃欽榮曾擔任農委會(今農業部)副主委、中央畜產會董事長,黃志博從小時候就常伴隨父親,接觸到臺灣各地的農民。

「我很喜歡去鄉下跟農民在一起的感覺。」黃志博選擇投入自己喜歡且熟悉的農業,從經營飼料場、與他人合夥開公司,累積經驗發現「農業還是要自己實實在在下去做」,於是找了過去的夥伴創業,2015年成立寶奇生技,先從兩岸水產貿易開始,最後選擇投入雞蛋產業至今。

黃志博表示,先前待過的公司就是做雞蛋生意,對於產業狀況有一定的掌握,加上投入雞蛋市場的門檻較低,因此選擇雞蛋作為主要產品。但臺灣已有大成、卜蜂、勤億、大武山等雞蛋大廠各據山頭,寶奇如何找到立基點?黃志博「透過巨量資料分析,找出藍海策略」,最後以機能蛋做為主打商品,與主流市場做出區隔,「對於大成卜蜂這些大廠,市占率98%的一般雞蛋市場是利潤所在,可是我們負責做好這2%的機能蛋市場就好了,做得好的話利潤甚至比較高。」

寶奇的機能蛋商品多樣,依照通路不同,同款商品包裝也會做出區隔。
寶奇的機能蛋商品多樣,依照通路不同,同款商品包裝也會做出區隔。

黃志博認為,機能蛋市場雖然小,但如果做得好,利潤並不輸給一般雞蛋。
黃志博認為,機能蛋市場雖然小,但如果做得好,利潤並不輸給一般雞蛋。

益生菌、機能飼料顧品質也添營養 檢驗報告背書功效打開藥局通路

為了進攻機能蛋市場,黃志博道出四大經營方針:無抗飼養、專利益生菌、機能性飼料與友善飼養。黃志博說,過去父親擔任公職時,推動不用抗生素,鼓勵使用微生物促進雞豬隻健康。他以此理念為基礎,進一步提升益生菌的功效,「因為不用抗生素,所以必須要研發出有效果的益生菌,如果沒有健康效益就只是幌子。」因此寶奇與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黃介辰研究團隊產學合作,研發PB+技術,2020年取得專利。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畜試所新研發益生菌 母雞吃了下好蛋、減臭味

台灣維他命是美國的三倍價格!網嘲諷:多虧川普讓我們看清真相

保健食品比美國貴三倍!網「酸爆政府」:感謝川普才真正在乎台灣人健康

攝護腺發炎檢查無異常仍須投藥 整合性療法緩解

相關新聞

從產地到生技 展鮮開發益生菌及面膜 不只要做供應商 賦予番茄新價值

位於雲林縣西螺鎮的展鮮農產生技是臺灣牛番茄最大的契作及供應商,目前與農民契作的面積已達70至80公頃,契作農戶數超過150戶,年供應量約8,000公噸。鮮果除供應國內各大連鎖速食體系,番茄丁提供披薩,及番茄泥提供牛肉麵和火鍋業者加工使用,近年更透過冷鏈技術開發凍果外銷,並跨足生技研發,加工加值製造出番茄益生菌及面膜,開創番茄產業新可能。

用數據打進藥局通路 寶奇進攻機能蛋藍海 藉生技解決農業問題 攜手小農改變產業結構

「我們其實在整個營運過程裡面,有很多是幫助農民,跟解決農業的問題。」寶奇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今(2025)年成立10週年,以獨家「PB+微生物生態系統養殖技術」兼顧雞隻健康、雞舍環境與雞蛋品質,搭配機能性飼料生產效能經過驗證的機能蛋,成為少數打進藥局通路的雞蛋業者,也讓合作的小農收益提高。目前已是創櫃板公司的寶奇(股票代號7650),盼藉目前的技術基礎,拓展事業版圖至蔬菜栽培、醫美等領域,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價值。

研發驅動農業生技 技術提升農產商機 黑蒜保健、滑菇面膜謝昌衛盼開創多樣可能

國立宜蘭大學副校長謝昌衛,也是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長期投注在臺灣農業生技領域的學術研究及技術提升,不但擁有各國專利超過80種以上,產學合作的23件專利技轉,產值更高達百億以上,他以自身的研發成果,說明如何驅動農業生技,並且以高科技提升農產商機,示範臺灣農業生技在保養、保健領域的無限可能。

研發驅動農業生技 技術提升農產商機 黑蒜保健、滑菇面膜謝昌衛盼開創多樣可能

國立宜蘭大學副校長謝昌衛,也是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長期投注在臺灣農業生技領域的學術研究及技術提升,不但擁有各國專利超過80種以上,產學合作的23件專利技轉,產值更高達百億以上,他以自身的研發成果,說明如何驅動農業生技,並且以高科技提升農產商機,示範臺灣農業生技在保養、保健領域的無限可能。

中興大學產學合作 發揚臺灣特有種 牛樟芝、香杉、土肉桂 實驗室加值走向市場

農業的歷史就是人類馴化、培育與繁殖動植物的歷史,與各種生物的關係密不可分,現代農業生技則包含基因體學、蛋白質分子或其他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過程或產品的開發。新技術的應用需要密切的產學合作,以農立校的國立中興大學除了育成產業人才,也是產學合作中心之一,以生物技術研發促進臺灣特產的牛樟芝、香檬、香杉、土肉桂等農林產物加工機能性產品。

農業生技跨足食品產值居冠 醱酵技術達國際水準

農業生物技術產業2023年營業額為895.8億元,其中食品生技領域631.3億元,占比七成,是農業生技發展的主力。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所長廖啓成表示,農林漁牧畜的農產品一年產值約6,000億元,食品工業製造工廠產品的產值大約1兆元。農產品的產值中,大約五至六成會進到食品加工廠,這些農產品如果不做食品加工,容易腐壞,進而跨入食品科技領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