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地到生技 展鮮開發益生菌及面膜 不只要做供應商 賦予番茄新價值

展鮮是全國最大牛番茄供應商,冷鏈加工廠建置讓番茄保存、供應更穩定,也成為開發產品的基礎。 (攝影╱黃毛)
展鮮是全國最大牛番茄供應商,冷鏈加工廠建置讓番茄保存、供應更穩定,也成為開發產品的基礎。 (攝影╱黃毛)

【撰文╱梁鴻彬】

展鮮農產生技2016年成立,董事長鍾建展甫獲第34屆十大模範農民表揚,家族投入番茄產業已四代人;鍾建展兒子、展鮮總經理鍾宇軒於2013年便已啟動契作業務、整合番茄農,父子齊力讓務農世家轉型現代化農企業。鍾宇軒表示,展鮮專注於牛番茄的供應、行銷與銷售,透過與農民契作建立穩定供應鏈,更希望透過技術創新,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積極發展冷鏈加工、生技應用。

展鮮透過導入冷鏈技術有效調節產銷,2022年冷鏈加工廠建置完成,以個別急速冷凍技術(individual quick freezing, IQF)技術將讓蔬果極短時間內達到零下80℃低溫保鮮,維持口感並延長保存,讓一年一收的牛番茄在銷售上更有彈性,不易受到產季和產量波動影響。目前展鮮的冷鏈技術不僅應用於番茄,也拓展至在地生產的鳳梨、芒果、酪梨等果品,這些農產品經過標準化處理,如清洗、切割、冷凍等,能夠穩定供應至餐飲業、加工廠與國際市場。

鍾宇軒指出,農產品加工、加值需要規格化,品種及採收標準等生產環節都需重視。 (攝影╱梁鴻彬)
鍾宇軒指出,農產品加工、加值需要規格化,品種及採收標準等生產環節都需重視。 (攝影╱梁鴻彬)

農企業打破框架 跨足保健食品、美妝產品

成功應用冷鏈技術,使展鮮得以擴展銷售通路,供應全國各大連鎖餐飲體系,如速食業、火鍋店與量販店等。展鮮同時著眼於提高農產品經濟效益,於2022年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補助,推動「高值化番茄萃取技術創新與應用」計畫,開發高附加價值的健康食品與保養品,並且開創「小紅牛」品牌,希望進軍生技市場,展鮮也在2023年榮獲第22屆新創事業獎的創新傳產組獎項。

番茄極具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茄紅素、GABA、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具有極佳的抗氧化與保健效果。展鮮與生技公司合作,透過特殊的凍乾技術,克服加工過程易結塊的難題,將番茄凍乾製成粉末,不但保留番茄的營養成分,並添加植物乳桿菌,開發出具機能性的番茄益生菌產品。

展鮮以產銷履歷牛番茄製作無添加番茄益生菌。 (攝影╱吳尚鴻)
展鮮以產銷履歷牛番茄製作無添加番茄益生菌。 (攝影╱吳尚鴻)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畜試所新研發益生菌 母雞吃了下好蛋、減臭味

美終止協議 墨西哥進口番茄7/14起課20.9%關稅

益生菌的好幫手!專家曝「多1步驟」助腸道消化還可抗癌

全聯限時特賣1罕見水果!老饕曝口感:酸甜有奶味

相關新聞

從產地到生技 展鮮開發益生菌及面膜 不只要做供應商 賦予番茄新價值

位於雲林縣西螺鎮的展鮮農產生技是臺灣牛番茄最大的契作及供應商,目前與農民契作的面積已達70至80公頃,契作農戶數超過150戶,年供應量約8,000公噸。鮮果除供應國內各大連鎖速食體系,番茄丁提供披薩,及番茄泥提供牛肉麵和火鍋業者加工使用,近年更透過冷鏈技術開發凍果外銷,並跨足生技研發,加工加值製造出番茄益生菌及面膜,開創番茄產業新可能。

用數據打進藥局通路 寶奇進攻機能蛋藍海 藉生技解決農業問題 攜手小農改變產業結構

「我們其實在整個營運過程裡面,有很多是幫助農民,跟解決農業的問題。」寶奇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今(2025)年成立10週年,以獨家「PB+微生物生態系統養殖技術」兼顧雞隻健康、雞舍環境與雞蛋品質,搭配機能性飼料生產效能經過驗證的機能蛋,成為少數打進藥局通路的雞蛋業者,也讓合作的小農收益提高。目前已是創櫃板公司的寶奇(股票代號7650),盼藉目前的技術基礎,拓展事業版圖至蔬菜栽培、醫美等領域,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價值。

研發驅動農業生技 技術提升農產商機 黑蒜保健、滑菇面膜謝昌衛盼開創多樣可能

國立宜蘭大學副校長謝昌衛,也是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長期投注在臺灣農業生技領域的學術研究及技術提升,不但擁有各國專利超過80種以上,產學合作的23件專利技轉,產值更高達百億以上,他以自身的研發成果,說明如何驅動農業生技,並且以高科技提升農產商機,示範臺灣農業生技在保養、保健領域的無限可能。

研發驅動農業生技 技術提升農產商機 黑蒜保健、滑菇面膜謝昌衛盼開創多樣可能

國立宜蘭大學副校長謝昌衛,也是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長期投注在臺灣農業生技領域的學術研究及技術提升,不但擁有各國專利超過80種以上,產學合作的23件專利技轉,產值更高達百億以上,他以自身的研發成果,說明如何驅動農業生技,並且以高科技提升農產商機,示範臺灣農業生技在保養、保健領域的無限可能。

中興大學產學合作 發揚臺灣特有種 牛樟芝、香杉、土肉桂 實驗室加值走向市場

農業的歷史就是人類馴化、培育與繁殖動植物的歷史,與各種生物的關係密不可分,現代農業生技則包含基因體學、蛋白質分子或其他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過程或產品的開發。新技術的應用需要密切的產學合作,以農立校的國立中興大學除了育成產業人才,也是產學合作中心之一,以生物技術研發促進臺灣特產的牛樟芝、香檬、香杉、土肉桂等農林產物加工機能性產品。

農業生技跨足食品產值居冠 醱酵技術達國際水準

農業生物技術產業2023年營業額為895.8億元,其中食品生技領域631.3億元,占比七成,是農業生技發展的主力。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所長廖啓成表示,農林漁牧畜的農產品一年產值約6,000億元,食品工業製造工廠產品的產值大約1兆元。農產品的產值中,大約五至六成會進到食品加工廠,這些農產品如果不做食品加工,容易腐壞,進而跨入食品科技領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