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長子、長孫都不在…柯文哲父親病逝 由「他」捧牌位移靈私人會館

藥華藥晚上八點半重訊記者會 說明仲裁賠償案進度事宜

冷氣團發威!雨彈炸3地 周五更強冷空氣「低溫僅11度」

父親曾靠花季每天賺10萬、變每月賺10萬 她返鄉創業帶遊客重新認識陽明山

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提供

【文.諶儀璇】

陽明山是國內外觀光客熱門景點之一,國家公園裡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生態資源,帶給陽明山在地人穩定經濟來源。

家族世居於竹子湖的曹家後代、Voyage陽明山共同創辦人曹筠,從小看著父執輩在這座山裡攢足溫飽,但她發現近年遊客集中登山、賞花和泡湯行程,鮮少深入這片自然美景背後的文化脈絡,激起她返鄉創業念頭,過去父親擺攤賣地瓜籤、她改賣獨有的草山文化。

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提供

兒時記憶中的陽明山曹家

曹筠是土生土長的陽明山人,也是200多年前從中國移民來台開墾的曹家後代。當時曹家人分散於台灣各地,其中部分定居陽明山竹子湖及山腰林語堂故居附近,部分則散居台灣南部。曹筠祖先主要發跡於竹子湖、後搬遷至知名景點花鐘附近,這裡成為曹筠充滿童年回憶的地方。

竹子湖最早是蓬萊米的原鄉,後來轉做高單價經濟作物花卉。早年她的父親在花鐘附近擺攤賣地瓜湯、地瓜籤等小吃,「一天進帳台幣10萬元,一個花季就可以養活全家一整年。」其他時間父親和家人會養家禽、種蔬果維生,曾是番茄批發商、現轉以觀光為主業。

發揚家鄉光景 Voyage陽明山

「過去一天進帳台幣10萬元,後來一個月才可能有10萬元。」畢業後在旅行業上班8年的曹筠,感受到家鄉的經濟收入大不如前。過往遊客聚集的花鐘,一天難見幾輛遊覽車駛入,且多數遊客直接上山欣賞風景,對陽明山故事幾乎一無所知。

2021年,曹筠與同為陽明山人的孫元亨共同開設Podcast頻道,分享地方人文故事,每當提到家鄉時,聽眾反應熱烈。她考量旅行社工作模式、加上疫情影響,決定離職創業,成立Voyage陽明山,帶領旅客深度認識陽明山。

但她創業時,連母親都勸退她:「為何不好好上班就好?」

學觀光的她,用不同於在地居民的視角看待這片土地。曹筠展開田野調查、盤點資源、蒐集在地故事,同時串聯陽明山社區,在行程安排上,除考量路線順暢,也帶領遊客接觸在地店家。

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提供

不一樣的陽明山 文化自然永續共存

因家族世居在此,她帶領遊客認識許多不為人知的陽明山故事。像是曾遭火祝融的「草山行館」,過去總統蔣中正與蔣宋美齡避暑用的行館,曹家住行館附近、算是鄰居,她聽父執輩提過維安考量:「每當蔣中正出門時,曹家人是無法出門。」附近「小隱潭」景點,是蔣夫人命名、也是蔣宋兩人約會散步地,「陽明書屋」昔日接待國內外貴賓重要場域、蔣中正親自擇定興建...

曹筠帶領遊客領略草山,特別推薦大家用雙腳從小油坑走到竹子湖,這段會經過阡陌農村,一個環境幽美、土地富饒的村落,除與火山噴發相關,在地居民支持土地共好,落實友善農業、保護動物,推動綠色保育、永續家園。

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提供

其中最受歡迎的行程是「藍寶石泉」,此處秘境主因空間和光線折射散發如形成如藍寶石般美麗水面,水質乾淨可直接飲用,許多遊客前往都會攜帶水瓶將水裝回家飲用。

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提供

攀樹、植物槌染...Voyage陽明山推出各種體驗活動,與陽明山深刻連結。曹筠創業過程,遇到哪些挑戰?更多內容歡迎收聽《自綠生活Action Go!》https://reurl.cc/nq0VLl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台新金(2887)股價20→17元,進場時間到?股海老牛:明年股利upup,●元以下都很甜

1千萬存股0050,退休每月提領5萬,20年後破產睡公園?2張表試算:存摺還多出3千萬「股票不會賣光的秘密」

台積電哪需要裁員?張忠謀曝15年前回鍋CEO、撤換蔡力行祕辛:不只影響「被離職」員工,全公司都沮喪

只輸台大!台灣「最強理工院校」出爐...清交成都排它後面 全球企業搶著要:2點最被看重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延伸閱讀

獨/開業20年!台南「翰林茶館」文化店熄燈

珠寶藝術家CINDY CHAO「藝述二十」回顧展 台北首亮相

想得到嗎?廢棄漁網再利用重生醫療氣墊床 雲林獲贈16床

北回歸線永續論壇登場 蕭美琴:讓世界認識台灣的路徑

相關新聞

Deepseek突襲美後「習近平有大動作」 老謝:劍指台積電的川普看得見?

今天香港的報紙頭版醒目新聞是下週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接見民營企業家,包括馬雲,馬化騰,雷軍,還有這次春晚大秀穿東北大花襖機器人跳舞的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王興興,及這次在Deepseek崛起的梁文鋒。這當中,梁文鋒是1985年生,王興興是90後,他是1990年出生。

「投資第1年自以為股神」小營業員從2度慘賠、41歲翻千萬身價 5檔口袋名單曝光

從最初的盲目操作,到經歷兩次虧損,最終建立起系統化的投資邏輯。張永叡毫不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投資心路歷程,以及致富的祕訣。

樟宜機場保全機器人巡場 這汽車股7人做的!桃機、101都要測試 要價百萬為何划算

車用沖壓零件製造廠百達,在新冠疫情間意外獲得切入服務型機器人的門票。半年就成功簽下第一批訂單,還進駐樟宜機場,令人驚訝的是,這是一個7人小團隊的成就。

藍白亂凍結!為何公務員恐領薪沒事做…透視立法院刪凍預算風暴

202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在立法院朝野混亂中三讀通過,席次逾半的藍白陣營聯手大砍2075億元、凍結160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德國不只找台積電設廠 還揪台攻先進封裝研究!為何他說這不只為了歐洲汽車業?

台積電位於德國德勒斯登的ESMC已於2024年底動工,預計2027年底投產,是歐洲第一座純晶圓代工的12吋晶圓廠,將採用12~28奈米製程,主要生產汽車及工業應用的晶片,投資額超過100億歐元(逾3400億台幣)。

地震震掉53億營收!台積電股價回檔想逢低買進?股海老手曝操作合理區間價

台積電2/10首度證實,因為1月21日發生的地震,相關損失約53億元,加上上周五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拋出關稅議題,以及本周台積電即將在首度在美國舉行董事會,種種不確定因素讓台積電股價於周一走跌20元、跌幅1.78%,來到1105元,投資人到底該不該逢低買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