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怪!涉拖斷海纜貨輪船名一直變 海巡攔查「宏泰」押返台南變「善美」

經典賽/背水一戰!中華隊「拔牙」打線出爐 高宇杰DH

巴菲特股東信沒提一件事 專家解讀:恐在等美股崩跌「迎接熊市」

提早建立退休雙帳戶 國人退休理財計畫常面臨4大挑戰

台灣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但長壽帶來的不僅是活更久,而是一場財務挑戰。(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但長壽帶來的不僅是活更久,而是一場財務挑戰。(聯合報系資料庫)

【撰文:王儷玲】

台灣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但長壽帶來的不僅是活更久,而是一場財務挑戰。根據中國信託銀行最新發表的「2024台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國人預期壽命會延長,認為平均需準備的退休金增加到1,427萬元,而有近80%的人自認退休準備規畫不足;約20%的60世代民眾認為,退休金需達2,500萬元才足夠,創下調查以來新高紀錄,顯示國人在長壽時代下的財務規畫面臨更大的挑戰。除此之外,調查顯示國人在做退休理財計畫時,常面臨4大挑戰:

1.無法堅持專款專用規畫:

在市場波動下,當有投資機會時,許多人無法堅持原有的專款專用或緊急預備金規畫,有67%的人會為了追求更高報酬率而放棄既定策略,將資金轉移去投資新投資標的。

2.購買不適合的產品:

有42.4%的民眾喜歡買季配息或月配息的ETF,特別是年輕族群,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買此類商品。

3.長期理財困難度高:

有53%的民眾表示市場動態很難捉摸,面臨「不知如何理財規畫」以及「缺乏理財動力」的挑戰。

4.因退休金不足無法退休:

有34.9%的民眾認為,缺乏專款專用的退休金會成為退休後的重大挑戰;有34.8%的人擔心身故後無法妥善照顧家人;或煩惱不知如何傳承財富。

要解決以上這些財務挑戰,最好是建立退休雙帳戶,即「樂活帳戶」和「健康帳戶」。「樂活帳戶」專注於累積穩定的財務基礎,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無虞,建議民眾透過定期定額搭配多元化投資組合,並採取人生週期投資理念,比如早期多投資股票或積極型基金,晚期則逐漸提高債券或穩健型基金比例,以達到早期增值、晚期保值的成效。

「健康帳戶」在應對未來可能增加的醫療與長照費用,建議提早規畫購買3種保險:一是實支實付醫療險,確保住院或手術時能減輕自費壓力;二是傷害失能照護險,在意外導致失能時每年提供照護費用,維持長期照護品質;三是重大傷病險,幫助罹患重大疾病時有即時資金應急。

透過退休雙帳戶策略,讓民眾在「專款專用」雙管齊下,使退休生活可以更有保障;同時,因為可以彈性配置雙帳戶策略,像是將投資收益的一部分轉入健康帳戶以因應突發的支出,或是遇緊急需要也可暫時支用健康帳戶,既能因應不同人生階段的需求,自己也可以擁有退休樂活、健康雙保障。(本《Smart智富》月刊專欄作者為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勞退6%提好提滿 拚長期投報率

退休金1000萬夠用嗎…通膨2%推算? 雨果:65退休資金可用至96歲!

00929怎麼又配0.05元比00940年化殖利率還差?專家點出三大原因

遠離昂貴住宅及高費用金融產品 想存退休金9項東西不要碰

相關新聞

別太衝動 2面向理性評估買房計畫

買房與結婚一樣,決定的當下或許需要多點衝動,但在拍板定案前,是否有較為理性分析的方式,平衡人生中這項重要的決策呢?

提早建立退休雙帳戶 國人退休理財計畫常面臨4大挑戰

台灣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但長壽帶來的不僅是活更久,而是一場財務挑戰。根據中國信託銀行最新發表的「2024台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國人預期壽命會延長,認為平均需準備的退休金增加到1,427萬元,而有近80%的人自認退休準備規畫不足;約20%的60世代民眾認為,退休金需達2,500萬元才足夠,創下調查以來新高紀錄,顯示國人在長壽時代下的財務規畫面臨更大的挑戰。除此之外,調查顯示國人在做退休理財計畫時,常面臨4大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