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生技盛會《BIO Asia–Taiwan》7月23日登場 規模創歷史新高!

圖1. 亞洲生技產業盛會「2025亞洲生技大會」將於7月23日至27日登場;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圖1. 亞洲生技產業盛會「2025亞洲生技大會」將於7月23日至27日登場;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亞洲生技產業年度盛會《2025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將於7月23日至 27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與2館盛大登場。除了延續去年舉辦創新科技、投資高峰及區域合作三大論壇,以及亞洲生技大展、商機媒合會、公司展望說明會、主題研討會等四大活動,今年更新增國家生技園區Demo Day 及比翼x北醫x秀傳Demo Day,活動延長至9天、橫跨3週,規模創歷史新高!

今年亞洲生技大展將於南港展覽館一館1樓與4樓舉辦,以產業上中下游區段劃分23個展區,共計19參展國家、近850參展 廠商、近2,200+攤位,預計將吸引超過50國生技專業人士共襄盛舉,打造亞洲最具規模的生技交流平台。

今年展覽共吸引19個國家參展,包括美國、瑞士、日本、澳洲、比利時、印度、波蘭、奧地利、 菲律賓、泰國等生技強國與新興國家組成12大國家館,還有英國、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義大利等多國企業參展。場內包括藥華、保瑞、中裕新藥、台康、逸達、台耀、昱展新藥、長佳智能、永昕、 台新藥、Merck、FUJIFILM、Cytiva、BD、Charles River、Lonza、Labcorp等國際龍頭企業齊聚展出,全面展現全球生技領域最新技術與市場動態;另有經濟部、衛福部、國科會、國衛院等8大政府主題館,與中國醫、成大、清大、台大、北醫、北科大等超過10大學研機構,都將在展會中共同分享生醫領域的創新進展。

三大產業亮點專區:CDMO、醫藥醫材、細胞治療及再生醫療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2025年大會主題為「Next Wave of Biotech Opportunities 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以宏觀國際視野與多元產業鏈結,攜手引領亞洲生技創新,邁向新世代。其中今年三大亮點專區為CDMO、醫藥醫材、細胞 治療及再生醫療區,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專區聚集國內外重點製造商參展,包括保瑞、台康、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台耀、中裕新藥、永昕、台新藥、霖揚、潤雅、聯亞藥、日隆精化及台灣CDMO聯盟等 廠商,展示先進技術與製造量能。醫藥醫材專區則由藥華、蘑法、國鼎、逸達、溫帝、友華、友霖、新旭等企業展示最新藥品與醫材研發成果;細胞治療及再生醫療區匯集暢鴻、捷昇、進階、 禮文、瀚醫生技、冷泉港等多家公司,展現最前沿的治療技術與應用潛力。三大主題專區集結領域關鍵廠商與最新成果,不僅完整呈現台灣生醫技術趨勢,更為國際合作與創新鏈結開啟嶄新契機。

生技產業最新投資、技術趨勢

在今年的展會期間,將有30隊國內外優秀生技公司投資論壇,以及超過40場參展商創新技術發表會。隨著併購交易成為國際生技產業趨勢,投資論壇特別邀請國際領導企業高階主管分享,深入探討併購策略與技術授權趨勢;參展商發表會的主題則涵蓋細胞/基因治療、藥品開發應用、癌症臨床與藥物檢測、政府學研單位發表、創新原料應用發表等,全面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從原創研發到臨床應用的厚實實力與全球競爭力。

圖2. 2025亞洲生技大會演講講者;資料來源: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
圖2. 2025亞洲生技大會演講講者;資料來源: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

傑出生技產業獎揭曉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同時也公布「2025 Taiwan BIO Awards 傑出生技產業獎」得主。歷經三個月嚴謹審查與專家評選,共有15家機構與產品技術脫穎而出,展現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研發與國際競爭力上的卓越成果。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張文昌表示,「傑出生技產業獎」旨在表彰營運績效卓越與具高度潛力之生技企業與學研機構。為確保評選的專業性與公信力,今年由獎章委員會邀集22位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團,最終共有15家機構及其產品技術脫穎而出,今年的展覽期間將規劃「傑出生技廠商發表會」,並安排得獎企業分享其成功經驗與創新技術,期望藉由國際展會平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帶動台灣生技產業持續精進與成長。

圖3.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張文昌;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圖3. 生物產協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張文昌;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本屆「傑出生技產業獎」設置四大獎項類別:

  • 產業金質獎:表彰營運績效卓越、技術創新與發展策略具前瞻性的企業;
  • 潛力標竿獎:獎勵成立超過8年、展現高度成長潛力與發展潛能之生技公司;
  • 傑出新創獎:針對成立未滿8年,且在營運與研發方面展現高度創新性的生技新創;
  • 年度創新獎:表彰於2024至2025年4月間上市或完成授權之最具創新性產品或技術。

2025年「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兩家得獎廠商為生達化學製藥和葡萄王生技;「潛力標竿獎」為五家極具研發能力及未來發展潛力公司,包括友霖生技、基龍米克斯、圓祥生技、瑞磁生技、生合生技;「傑出新創獎」由漢康生技、捷絡生技、澄交生技獲獎;另頒發「年度產業創新獎」給五項產品/技術。

圖4. 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出爐;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圖4. 2025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出爐;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圖5. 2025年度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獲獎名單;資料來源: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
圖5. 2025年度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獲獎名單;資料來源: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理成指出,近年全球生技產業正面臨技術轉型與國際佈局的關鍵時刻,台灣在此浪潮中展現堅實韌性與創新突破。從今年得獎名單可看出台灣產業的多元發展,包括創新藥物、細胞與免疫療法、再生醫療、CRDMO、IVD精準診斷、高階醫材、醫療AI、農業生技及健康食品等領域,皆呈現高度研發能量與市場潛力,反映出台灣生技產業鏈已趨成熟,並逐步走向國際。

圖6.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理成;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圖6.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理成;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劉理成表示,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歷屆得主多已在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不僅吸引跨國合作與投資,更有助於台灣生技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期許藉由Taiwan BIO Awards的表彰與推廣,讓更多創新技術與產品獲得國際關注,進一步推動台灣生技產業蓬勃發展、邁向下一波成長高峰。

傑出生技產業獎揭曉

廠商名稱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官網網址https://dpt.cch.org.tw/layout/layout_1/item.aspx?cID=381&ID=4672
攤位號碼L525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參展產品:智能螢光檢測系統、虛擬洗手助教系統

技術介紹:「智能螢光檢測系統」旨在研發基於邊緣運算的智能螢光檢測系統,整合螢光檢測技術與高效影像處理演算法,以數據化管理為核心,實現洗手後清潔效果的即時回饋與清潔效果評估。

「虛擬洗手助教」以AI協助洗手六步驟的教學,讓洗手洗得正確,洗得乾淨,同時以AI輔助辨識手部衛生狀態,不合格步驟立即回饋,增強手部衛生,保障病人安全及提升醫療品質。

N428
參展產品:洗腎血管通路阻塞的輔助判定系統

技術介紹:患者需建置血管通路才可進行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最常見的併發症是狹窄和阻塞。臨床上是運用瘻管照影或超音波..等大型設備來確認狹窄程度。但需空間及安排時間讓專門人員來操作。在洗腎機聯網的趨勢下,護理人員於透析結束後,選取透析相關數據存入護理作業系統。此研發將所儲存的數據訓練成為可輔助判定洗腎血管通路阻塞的AI模型。在不需增添設備,也不造成醫護人員負擔。且透析結束,馬上提供血管通路阻塞的參考。若與實際有出入,可以再訓練,讓此模型逐漸個人化,也越來越精準。

N715A
參展產品:助射器

技術介紹:助射器(Assistive Syringe Actuator)是一款專為醫療專業人員設計的創新輔助裝置。其持筆式人體工學設計,提供穩定且舒適的握持感,特別適合手掌較小的使用者,有效減少手部不適與疲勞。助射器可單手完成注射器的抽吸與推注操作,透過手指開關即可精確控制,顯著提升超音波導引注射的效率與流暢度。裝置輕巧,安裝簡便,適用多種注射器尺寸,無需對針具進行任何特殊修改。此產品不僅加快注射流程、節省人力,更能降低重複性傷害(如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的風險,是臨床醫療人員不可或缺的最佳助手。中華民國專利號碼:M651452。

廠商名稱昱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網址lumistarbiotech.com
攤位號碼7/24 2:00-5:00 pm 南港展覽館一館402C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參展產品/技術介紹:LumiSTAR 是 iPSC 技術領域的領導者,專注於打造新一代用於藥物開發與再生醫學的平台。透過整合先進自動化、活細胞生物影像技術及品管系統,LumiSTAR 能夠大規模生產具功能性的人類細胞,供研究與臨床使用。其專利的即時偵測技術不僅確保細胞品質優異,還能長期追蹤細胞活動,有助於藥物篩選過程中進行全面性的藥效與毒性評估。憑藉全球合作夥伴及設於台北的 iPSC 自動化先導中心,LumiSTAR 正推動向以人類為本、無動物實驗的前臨床測試轉型,並加速精準細胞治療的發展。LumiSTAR 於 2025 年生技展主打細胞株產品及一站式功能性藥篩及毒性測試平台服務,也積極尋求國內外技術互補的合作夥伴。
廠商名稱國家衛生研究院
官網網址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ety1_mmzFsZRU9VQyutrerTV7DY190AT/view?usp=sharing
攤位號碼政府學研區/N102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參展產品/技術介紹:國家衛生研究院(NHRI)將於 2025 亞洲生技大展推出「主題式短講」系列,7/24~7/26 共 27 場,涵蓋癌症標靶藥物、外泌體於疾病診斷之應用、止痛藥開發、疫苗與藥物膠體遞送載體、診斷鑑定技術、AI創新方法與臨床應用等創新技術發表,並將同步分享育成廠商的研發成果、商品化經驗與輔導之實務經驗,包含:安美洺生醫、閎康科技、生奕科技、奈威生技、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等合作單位,歡迎各位蒞臨參與。
廠商名稱蔚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網址https://fcbio.net/
攤位號碼N315A (清大展攤內)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蔚流生技是來自台灣的新創團隊蔚流生物科技,致力於開發新一代3D 腫瘤晶片平台,包含腫瘤晶片、自動化培養暨取像設備、及分析軟體,協助藥物開發公司更有效率地進行免疫療法與精準醫療的前期藥效評估。

蔚流生技的核心技術具有以下幾項特色:

優異腫瘤微環境模擬能力:晶片可模擬腫瘤內部關鍵異質性因素,包括低氧、纖維化、腫瘤–間質–免疫細胞互作等,真實還原腫瘤微環境,適用於評估免疫細胞滲透、細胞凋亡等效應。

高通量即時影像分析:內建培養箱與即時光學影像系統,可進行72–144 組條件的自動化藥物篩選分析,支援命中到先導物(hit-to-lead)優化與前期藥效驗證,加速新藥開發流程。

廣泛平台適用性:目前已驗證多種固態腫瘤模型與藥物類別的相容性,能靈活應用於不同藥物開發情境。

廠商名稱精拓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網址www.cancerfree.io
攤位號碼N915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透過癌症患者的血液檢體,幫助癌症患者在體外打造個人化腫瘤分身,代替患者進行抗癌藥物測試(包含化療藥物、荷爾蒙藥物及標靶藥物),提供最直接的藥物效用評估,達到個人化精準治療,降低無效用藥的可能性。
廠商名稱拜寧騰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網址https://www.bio-nin.com/zh-tw/enter.php
攤位號碼i902 (1F 攤位)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參展產品/技術介紹:

拜寧騰能生技專注於天然素材的功能轉化與應用開發,本次於BIO Asia–Taiwan展出核心產品「芙瑪金萃®」,為以國產長實金柑(Fortunella margarita)為原料,透過專利酵解技術發酵製成的代謝調節創新功能性素材。。另獨創益生菌與植物胞外囊泡萃取技術「ExoGuard™」,保留胞外囊泡雙層磷脂質完整性與生物活性,現已應用於乳酸菌與多樣植物萃取物中。本公司並展示業界首創IDM (Innovative Design Manufacturing) 即IDM客製化服務,與您洽談的初期就為您量身訂作獨一無二的產品,讓您的商品更具有優勢與競爭性。拜寧騰能生技不僅掌握重點原料的生產與製造,並擁有完善的生產設備,隨時可以靈活調整符合您所需要的產能。可針對多種植物原料進行精準轉化,提高活性成分之生物可利用性,廣泛應用於食品、保健、美容及再生醫學領域,展現植物功能素材的全新價值。

歡迎蒞臨本公司展位,共同探討天然素材在功能性產品中的創新應用與商業合作機會。聯絡人資訊: 黃雅婕 研發主任 03-9289948#2708 cathy@bio-nin.com

廠商名稱泰美緹康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網址https://www.top-medical.com.tw/zh-tw
攤位號碼i902 (1F 攤位)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參展產品/技術介紹:

泰美緹康生醫專注於再生醫學與精準醫療領域,致力於開發具臨床潛力的細胞治療與生醫材料產品。本次於BIO Asia–Taiwan展出外泌體製程平台核心技術,配合不同種類來源之細胞,能高效純化並保留關鍵活性成分,應用於皮膚修復、神經再生與免疫調節等領域,為細胞外泌體的臨床應用奠定高品質基礎。

同時展出研發中之鼻嗅幹細胞之分離培養產品,透過疾病動物模式,證實多種疾病治療效果與生物安全性。泰美緹康已與多家臨床機構及產學單位展開合作,積極推動產品之臨床驗證與國際市場佈局。

歡迎蒞臨本公司展位,深入了解再生醫療新技術,探索策略合作與產品開發機會。聯絡人資訊: 賴禹璇 資深專員: 03-9288688 #6031; ava@bio-nin.com

廠商名稱久浪智醫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網址https://www.anivance.io/
攤位號碼N327A(交大)、M404(達運)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參展產品/技術介紹:

久浪智醫致力於打造輕量、好上手且價格親民的器官晶片平台。團隊結合台灣在半導體與精密製造的優勢,開發出筆電級微型 MPS 系統,並導入 Multi-Agent AI,讓實驗部署就像插 USB 一樣簡單,協助藥廠與研究單位加速臨床前藥物評估與毒性測試流程。

本次展出明星產品與服務包含:

【MPS 微型器官晶片系統】

-筆電級主機、即插即用

-相容各類晶片設計,支援多器官模擬

-穩定長期灌流,搭配高解析細胞影像觀察

【LaaS 實驗代工服務】

-客戶寄樣,最快 3 天取得毒理/藥效報告

-Multi-Agent AI 自動排程與同步分析

-可節省高達 90% 實驗時間與人力成本

平台具備高精密微製程優勢,量產穩定、成本友善,目前已與 7 家醫院與國際藥廠合作,累積數千筆應用數據,並拓展業務至北美、日韓與歐洲市場。

久浪 MPS × LaaS,一台買得到,一站外包得到,助力臨床前實驗更快、更準、更貼近人體。

廠商名稱陞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網址https://ambiotech.asia/
攤位號碼K527、K529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陞醫生技將於本次展會發表創新外泌體技術,除了美容育髮的應用,現在有針對多種疾病的應用,所推出具靶向性效果的不同外泌體。其中核心技術「Bio-Pulsed生化脈衝技術」榮獲國際發明專利,旗下ExoGiov®外泌體在SGS臨床驗證中展現卓越成效:高效育髮60天有效性達96.6%見證毛髮豐盈,美容精華28天有效性達92%養出光感新肌。

除了美容育髮,陞醫亦成功開發對應乾眼症、關節炎、中風、帕金森、更年期等疾病的靶向型外泌體,功效為一般外泌體5至20倍。誠摯邀請研究單位、醫療機構合作,展開CDMO代工製造與臨床試驗,共同推進前瞻外泌體科技落地,開啟生技醫療新篇章。

廠商名稱俊質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網址https://www.junzhibio.com/
攤位號碼政府學研區N604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俊質生醫運用「奈米質譜法」做為核心技術,開發之「血清類澱粉樣蛋白A(簡稱 SAA)癌症檢測」技術平台,是世界首創的癌症篩檢技術。藉由磁性奈米粒子純化血液中的SAA,再以質譜儀分析,獨家發現不同癌症有不同的紋路(Pattern),且結合AI生物資訊演算模型進行不同癌症風險性的判讀,評估罹癌風險。這項技術僅須抽血即可進行分析,能夠偵測到早期癌症,運用於胃癌及大腸癌,具有約80%以上的高準確率、高靈敏度及特異性優點,可作為侵入式檢查方法的另一種選擇,特別適用於害怕或不建議做侵入性胃鏡或大腸鏡檢查的民眾。目前已於多家醫學中心臨床使用,也正朝著食道癌及胰臟癌等疾病研究,期盼未來能應用於更多種類的癌症篩檢。

俊質生醫是源自台灣的生技團隊,於台南科學園區與內湖科學園區分別設立營運及研發中心。技術係授權自中央研究院、清華大學、陽明大學及高雄醫學大學等學研機構,著力研發針對消化系統癌症檢測的「SAA蛋白質檢測」技術,致力於癌症早期篩檢之開發與商品化。今年已與澳洲南澳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共同推動由俊質生醫創新技術「奈米質譜檢測平台」於澳洲的臨床應用,拓展國際市場強化研發深度與廣度。

廠商名稱Molecular Devices
官網網址https://www.moleculardevices.com/
攤位號碼L-718 (with Cytiva)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CellXpress.ai® 全自動細胞培養系統,是一個以AI驅動的細胞工作平台,讓您的團隊可以完全監測並執行標準化的細胞分液、換料、繼代等流程,為您打造可全天候運作的智慧細胞工廠,加速批量化生產iPSC, 類器官(organoid)及球狀體(spheroid),符合最新動物替代試驗所需的2D/3D細胞模型。

這個革命性的解決方案將成為新一代藥物篩選平台的核心,其可靠性和一致性可以加速您做出關鍵決策並實現里程碑。透過智慧化的系統及完整的生產日誌為後盾,以DATA和制定的規則自動觸發決策判斷,將2D/3D細胞培養的繁複流程簡化成為可靠可再現的工藝。請至L-718攤位與我們的專家討論,或預約說明展示,搶先掌握下一代智慧化細胞培養黃金標準!

廠商名稱奈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網址www.instantnano.com
攤位號碼N327A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BIO Asia 2025 將於 7 月 24 日至 27 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奈捷生物科技榮幸受邀參加「陽明交大館」專區展出。本公司專注於開發尖端生物感測平台及 INLab 自動化 NGS 精準醫療解決方案,致力透過簡單、可靠且具價格競爭力的檢測方式,持續優化生物醫學研究與臨床診斷流程。

本次展會中,我們將展示以奈捷自有專利技術——FOPPR®(光纖粒子電漿共振)打造的非侵入式、快速且具超高靈敏度的阿茲海默症血液檢測平台。此平台已成功導入荷蘭 Amsterdam UMC 醫學中心、史丹佛大學、哈佛大學等國際級研究機構,並獲歐盟 TAuimMunE 計畫選用為核心檢測技術。

另一亮點展品為 INLab NGS 精準醫療解決方案,提供涵蓋樣本處理、核酸萃取、建庫、自動化分析及報告產出的完整軟硬體整合平台,實現高效率與高準確度兼具的臨床應用。目前已應用於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台灣多家重點醫療機構及通過美國病理學會(CAP)認證的臨床實驗室中。其價格設計符合健保規範,除可大幅減輕患者經濟負擔,亦協助醫院提升診療品質、服務更多病患,進一步優化治療決策並縮短等待時間。

廠商/活動名稱TMU × BE × SCHS

Demo Day: Bridge to Beyond

官網網址https://goo.gl/maps/oZYFYPRLng7vzCRX7
攤位號碼南港展覽館 1 館 504 會議室(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2025 TMU × BE × SCHS Demo Day

亞洲唯一結合醫療體系的臨床導向 Demo Day 強勢回歸!來自台灣、日本、新加坡等地的醫療新創團隊與醫院齊聚一堂,無論你是投資人、創業者、加速器夥伴或醫療從業者,這場國際級盛會絕對不容錯過!

【活動亮點】

✨ 亞洲唯一由醫療體系主導的 Demo Day:TMU × BE × SCHS 聯合舉辦

✨ 國內外專家 Panel 對談,深入剖析資本與臨床如何驅動醫療創新

✨ 精選 16 組來自 9 國的新創團隊,聚焦 AI 診斷、智慧照護、精準醫療等熱門領域📩 立即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go/TMUxBExSCHS_Demoday【活動資訊】

▸ 活動名稱|TMU × BE × SCHS Demo Day: Bridge to Beyond

▸ 活動時間|2025.07.25(五)12:30–16:30

▸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 1 館 504 會議室(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廠商名稱光合生醫
官網網址https://goo.gl/maps/oZYFYPRLng7vzCRX7
攤位號碼南港展覽館 1 館 504 會議室(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光合生醫 Enlighten Biomedicine|Taiwan

開發全球首款 癌幹細胞(CSC, cancer stem cell)標靶免疫活化平台,提高癌症治療成效

[Highlights]

✨ T 細胞毒殺活性提升 76–102 倍,無需改變細胞來源

✨胰臟癌動物模式中,皮下腫瘤縮小15倍,原位腫瘤抑制轉移並根除原位癌

✨ 可推廣應用於各式實體腫瘤,具規模化篩選CSC靶點抗原與生產潛力

廠商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官網網址https://expo.bioasiataiwan.com/visitorExhibitorDetail.asp?comNo=290814&sno=206015
攤位號碼N327A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BIO Asia–Taiwan 2025 亞洲生技大展–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技醫療創新技術

生技產業年度盛事『BIO Asia–Taiwan 2025 亞洲生技大展』於7月24日至27日假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舉行,吸引全球逾850個品牌、2200個攤位參與,從肌膚保養、營養保健到原料技術、代工包裝、創新生技一次掌握美容保健產業完整產業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主題館」亦在產學育成區N327A強勢回歸,參展之研發團隊包含生科系鄒協成、生科系楊裕雄、醫工系林峻立及電機系黃薇蓁等四位教授。今年除本校研發團隊外,亦邀請本校衍生新創公司─鉅怡智慧、久浪智醫、台灣數位健康公司共同展出劃時代的技術及產品,內容包含四大主題:藥物開發、生醫電子、創新醫材及AI智慧醫療方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產學共創處智權管理及推動中心致力於本校研發成果專利保護、研發成果技轉推廣及衍生新創技術作價,平均每年協助申請近150件專利、協助簽訂技轉合約總合約金額逾1億8仟萬元、協助衍生3間新創公司,並積極進行研發成果推廣活動。前述技術及產品內容將在7/24(四)13:30及7/26(六)13:30於本校主題館技術發表舞台進行介紹,敬邀各界先進、廠商蒞臨指導,共創產業未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主題館」介紹:https://expo.bioasiataiwan.com/visitorExhibitorDetail.asp?comNo=290814&sno=206015

廠商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科系鄒協成教授團隊
官網網址https://expo.bioasiataiwan.com/visitorExhibitorDetail.asp?comNo=290814&sno=206015
攤位號碼N327A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生科系鄒協成教授團隊研發Alb-CTLA-4lg新型重組蛋白,能有效治療慢性發炎且不會造成全身性的免疫抑制;鄒協成教授團隊與楊進木教授團隊合作發現抗發炎藥物Rosoxacin能有效改善細胞及小鼠NAFLD脂肪堆積,並減輕西方飲食誘導的小鼠NASH病徵。
廠商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科系楊裕雄教授團隊
官網網址https://expo.bioasiataiwan.com/visitorExhibitorDetail.asp?comNo=290814&sno=206015
攤位號碼N327A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生科系楊裕雄教授團隊研發生物標誌矽感測晶片與平台,使用成熟半導體製程,成功獲得穩定的感測元件,已針對DNA、RNA、蛋白質、病毒、細菌、癌細胞及免疫細胞等多元目標物完成應用示範,並成功製作出微控制器(MCU)讀取機的雛型。

3. 醫工系林峻立教授團隊研發無菌、無熱原性之血小板血漿分離系統,可製備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該技術已取得二類醫療器材許可證與多項專利。

廠商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工系林峻立教授團隊
官網網址https://expo.bioasiataiwan.com/visitorExhibitorDetail.asp?comNo=290814&sno=206015
攤位號碼N327A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醫工系林峻立教授團隊研發無菌、無熱原性之血小板血漿分離系統,可製備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該技術已取得二類醫療器材許可證與多項專利。
廠商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黃薇蓁教授團隊
官網網址https://expo.bioasiataiwan.com/visitorExhibitorDetail.asp?comNo=290814&sno=206015
攤位號碼N327A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電機系黃薇蓁教授團隊研發可降解生醫電子藥物,採用導電水膠微電極陣列,具備優異的生物相容性與微型化設計,可結合藥物釋放及電刺激功能,促進局部神經修復與組織再生,實現高安全性與高精準度治療。同時,開發出具量產性、低成本的水膠電子封裝製程,透過酵素黏附作用一步驟完成電子層組裝,形成全水膠、可降解的微電極貼片。
廠商名稱鉅怡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網址https://expo.bioasiataiwan.com/visitorExhibitorDetail.asp?comNo=290814&sno=206015
攤位號碼N327A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鉅怡智慧為本校電機系吳炳飛教授衍生新創公司,研發智慧健康魔鏡 (FaceHeart CardioMirror) ,是一款AI智慧鏡,結合FDA認證的rPPG技術,僅需50秒自拍即可檢測心房顫(AFib)與心臟衰竭(HF),準確率高達90%。可即時監測心跳、血壓、血氧、呼吸等指標,無需連網、操作簡單,特別適合偏鄉與基層醫療,為個人與社區提供即時便捷的心臟健康解決方案。
廠商名稱台灣數位健康股份公司
官網網址https://expo.bioasiataiwan.com/visitorExhibitorDetail.asp?comNo=290814&sno=206015
攤位號碼N327A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台灣數位健康股份公司為本校醫學系楊智傑教授衍生新創公司,提供睡眠保護王應用程式,是一款結合 AI 與聲音分析的智慧睡眠應用,由專業醫療團隊研發,提供精準的睡眠監測、個人化建議與放鬆引導,協助改善失眠或提升睡眠品質。
廠商名稱美商安美睿生技有限公司台灣/ CRO 區
官網網址https://www.amarextw.com/
攤位號碼M923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安美睿是一家擁有超過二十五年豐富經驗的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公司,總公司位於美國馬里蘭州,並且在台灣以及歐洲設有辦公室。台灣分公司客戶群主要來自亞洲地區,並且以台灣,日本,韓國做為核心市場。公司致力於加速安全且有效的藥品和醫療器材的上市流程,期使患者能獲得更優質的醫療選擇。安美睿的願景與目標,是為客戶在創新技術,專業法規流程以及新穎的臨床試驗設計中尋求最佳的路徑,來幫助客戶節省研發成本以及時間。作為一家中型CRO,安美睿採取諮詢導向的合作模式,透過接觸資深的顧問團隊,量身為客戶打造專屬的服務範圍,專精於應對各類型醫療產品開發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戰。醫療產品開發是串聯創新與實際療效的橋樑,安美睿致力於成為值得信賴的長期合作夥伴,為全球客戶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
廠商名稱台大醫院台大新竹分院蔡孝恩醫師
攤位號碼N615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鑑於複雜開心手術、加護病房休克ECMO支持之病人高死亡率,需要更即時、連續之乳酸/酸鹼/溫度監測方法以儘早觀察病情,改善預後。但是又不要增加護理照護負荷、不要額外抽血導致醫源性貧血與感染:提出『無抽血、連續即時、體外循環管路用』乳酸/酸鹼/溫度複合感測器。未來可以擴充到其他相關應用領域之連續感測所需。
廠商名稱台大醫院台大新竹分院吳峻宇醫師
攤位號碼N615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現有的支氣管阻塞器有兩大缺點: (1)無內視鏡功能,正確位置確認,與手術中移位重新擺位,皆需要從氣管內管內另外放置細支氣管鏡確認。然而氣管內管內空間狹小,時常造成操作不便;(2) 現有產品為塑膠成品,無法靈活轉動方向,術中重新調整往往造成手術中斷。本目標產品可靈活調整角度至所需位置,減少手術中斷風險。進一步提出具四向轉動功能與可充氣球囊的新型氣管內視鏡,可執行「選擇性肺通氣(selective lung ventilation)」,可應用於邊陲肺部腫瘤採檢、與止血。本目標產品為具內視鏡功能之氣囊,造成刺激遠低於硬式支氣管鏡,預期可大幅加速患者手術後恢復與縮短住院日數。
廠商名稱環球生技多媒體
官網網址https://news.gbimonthly.com/
攤位號碼N631
參展產品/技術介紹《環球生技》作為華人第一生醫產業KOL資料庫平台,擁有唯一的生技專業紙本雜誌。深耕產業十年,報導議題涵蓋醫療科技、生技製藥、再生醫療、循環永續等各種熱門領域。讀者涵蓋9成生技業者,其中超過15%為產業KOL,並持續成長,是生醫產業覆蓋率、影響力、知識性最高的專業媒體。

全生醫背景的編採團隊,擁有獨立編採和製作議題的能力,能夠帶領讀者深入了解產業的精髓;團隊持續產出深度的產業調查與分析報告,並提供專屬於臺灣的生醫廠商資料庫,為讀者和業界提供最專業、最精確的資訊。環球生技提供多元服務,包括專業報導、網路推廣及形象廣告。透過專業團隊幫助生醫產業把握時機,塑造品牌形象、擴大影響力,攜手呈現臺灣生醫亮點!臺灣最完整在地生醫廠商資料庫 即將上線

✓企業資料庫 •> 1100家登錄+企業報導

✓產業關係鏈 • 上下游供應商、關係者

✓AI商情中心 • AI生成產業調查

人人都能成為專業分析師!

作者:吳碧娥
現任: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84期;歡迎加入NAIPNews網站會員成為我們的訂戶,以掌握最關鍵的專利商標智財消息!】

延伸閱讀

雷艾美挑戰非洲之巔 「半垂死狀態」嚇壞團隊成員

台壽「龍鑽計畫」 壯大團隊戰力

影/台灣文化日首登布拉格 7藝術團隊展現台灣美麗能量

行銷線上/捕捉客戶信號 找出機會點

相關新聞

亞洲最大生技盛會《BIO Asia–Taiwan》7月23日登場 規模創歷史新高!

亞洲生技產業年度盛會《2025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將於7月23日至 27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與2館盛大登場。除了延續去年舉辦創新科技、投資高峰及區域合作三大論壇,以及亞洲生技大展、商機媒合會、公司展望說明會、主題研討會等四大活動,今年更新增國家生技園區Demo Day 及比翼x北醫x秀傳Demo Day,活動延長至9天、橫跨3週,規模創歷史新高!

美越關稅調整揭示新風向 台商投資布局須超前部署

隨著美國近期調整對越南進口商品的關稅政策,全球貿易局勢再度出現劇烈波動。特別是針對高科技、AI與綠能等關鍵產業的高額稅率,引發新一波科技貿易戰火。對以越南為生產基地的台商而言,這不僅是稅務壓力的升高,更是一場供應鏈重構的試煉。

《東協工業設計實質審查的共通指南》工業設計註冊的形式要件 — 3:設計呈現上的複合式產品等設計註冊應注意事項

本文旨在介紹《東協工業設計實質審查共通指南》中提供了註冊設計申請形式要件相關的準則,以方便成員國在形式審查中有共通的基準來保護在東南亞開展相關業務的中小企業。 本次384期將聚焦在關於複合式產品、部分設計、增加註釋或說明與重複表面圖案及顏色呈現提交註冊設計時應注意的事項。

全球下一個兆元產業:人形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t)技術正在快速發展,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測, 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將達到近10億台,市場規模可能超過5兆美元,涵蓋供應鏈、維修與支援服務等多個環節。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監管和社會支持的逐步加強,人形機器人的普及有望在2030年代後期迎來加速期。儘管目前類人機器人仍處於開發階段,但未來90%的應用將集中於工業與商業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得益於強而有力的政策性支持,中國目前在這場人形機器人的全球市場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

「電影著作」與「視聽著作」應有區隔?數位時代下的產業意義

《著作權法》原本有「電影片」或「電影著作」的概念,後以「視聽著作」一詞涵蓋相關用語。本文藉由《著作權法》與《電影法》立法歷史、電影院的特殊性來論述「電影著作」一詞存在的價值與必要。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權評價報告書在訴訟上的定位

中國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專利權,均未經過實體審查,所以在專利性的穩定度上,存在著一定的搖擺狀態。藉由評價報告書的制度,可以知曉該二種專利權在專利性上初步判斷。惟此評價報告書可以作為提出訴訟的判斷基準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