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圖靈獎4位大師來台 勉勵台灣科研年輕人才

今年的諾科獎台北峰會邀請ACM圖靈獎得主傑克·唐加拉(Jack Dongarra)、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戴維·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物理學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醫學獎得主路易斯·J·伊格納羅(Louis J. Ignarro)抵台演講,在今日的開幕式中,4位大師與學生面對面談話。
唐加拉致詞時讚台灣在超級運算領域的領導地位,並預測未來AI發展;伊格納羅則勉勵醫學領域的年輕人投入基礎研究,做出自己的貢獻。
幾位學術大師幾乎都不是首次訪台,麥克米倫就曾來過兩次,且他的女兒去年獲傅爾布萊特計畫(Fulbright Program)來台一年,接下來將一起在台灣旅行一周。伊格納羅也曾數度來到台灣,甚至見過故總統李登輝,他回憶李是非常有魅力的人,原本預計10分鐘的對話竟談了一個半小時,李登輝也不斷向他介紹台灣的好。
諾沃肖洛夫致詞時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非常有趣的時代。政治經濟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Yoshihiro Fukuyama)在1990年代曾談「歷史的終結」,如今,新科技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向人們襲來,世界的發展也讓人完全忘記了「歷史的終結」,「當然,台灣一直都是這一切的核心」,諾沃肖洛夫指出,至少在科技領域,中研院是引領全球的科研機構之一,更不用提台灣企業的半導體技術。
唐加拉表示,台灣在全球超級運算領域具有領導地位,不只推動尖端科技發展,更培養出一個讓研究、教育與創新共榮的生態系。展望未來,他認為隨著人工智慧(AI)的發展,高效能運算的發展將會由異質架構(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與客製化所定義,人們再也不能仰賴通用的設計方式,未來客製化的處理器必須精進加速器和量身定做的系統,這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效能與效率。而透過結合多元架構,包含CPU、GPU、AI加速器與新興的量子運算,人們更能達到AI、大數據的需求,確保超級電腦能繼續帶來科學發現與經濟競爭力。
伊格納羅的研究曾為心血管疾病的新藥開發帶來重要貢獻,他認為,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健康照護體系,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重視基礎生醫研究,如果沒有好的基礎研究,就無法發展出新的醫學原理、醫療實踐或創新藥物,醫療照護也就無法真正進步。因此他鼓勵對醫學領域有興趣的年輕人,除了考慮讀醫學院、當醫生之外,也應思考是否能從事基礎研究,做出自己的貢獻。
麥克米倫致詞時說,現在世界上發生了這麼多事情,思考未來有時是件困難的事情,「但我們還是得要思考未來」。他分享,大約一年前曾接到一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的聯繫,邀請他花兩個小時在Zoom上與因戰爭流離失所的烏克蘭孩子對話。沒想到這成為他人生中最棒的兩小時之一,看見孩子們對科學充滿熱情,讓他興奮不已。因此,麥克米倫向台灣年輕人喊話:「這個世界是屬於你們的,未來是由你們決定,你們也將會有新的發現。」
今年諾科獎台北峰會,規劃「台灣諾科獎週公益演講」,由中正大學、宜蘭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和馬偕紀念醫院分別主持4場演講。諾科獎國際文教交流協會會長朱愛蓮表示,盼能透過演講,在這塊土地上點燃對未來的信心,讓世界級的智慧進入台灣,讓我們不再是遠距離仰望,更能近距離對話、得到啟發,甚至交棒給下一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