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汐止長安國小魯凱族校長包志強 致力多元族群文化傳承

汐止區長安國小校長包志強,本身是原住民,一直以來致力推動多元族群文化的傳承,不但校長室裡利用原住民美學,將倒掉的樹用魯凱族、排灣族疊石板的概念裝飾,也擺放孩子的美學作品,還有在多元語言推廣上,則是有越南語、印尼語及8種原住民語系,讓長安國小小朋友更多的族群觀、文化觀跟國際觀。
長安國小校長包志強表示,新北市原住民的校長非常的少,自己就是其中一位,家在屏東的霧台鄉魯凱族,所以進到辦公環境就會去想教育理念可不可以跟自己本身的原住民文化、信仰去做連結,思考用不花錢的方式,把環境做改變,因為原住民很重視美感教育的呈現,可以增加彼此的認同跟理解,來到長安國小,就利用當時倒下來的樹做規劃跟處理,一般倒下來的樹都會燒掉,原住民就會利用一些想法,讓它產生第二個價值,善用魯凱族跟排灣族疊石板的概念疊起來,每根木頭都代表不同的孩子,有粗的有細的有不同的素材,運用創意讓每位孩子在教學園地裡,都找到他們自己的天空,找到喜歡做的事,喜歡來學校、喜歡來學習。
包志強提到,至於在框架上方,因為學校有陶藝教室,規劃陶藝的校本課程,所以將孩子的作品擺上,重視每個孩子的價值,讓他們產生很大的信任感跟自信心,對於擴散學習上有很大的幫助。一旁還有鳥的作品,是用三刀的刀法做的鳥,鳥在原住民來講,很多是報信鳥跟報好消息的,所以只要是客人或是孩子們進到校長室,看到鳥就知道要學習說好話,長安的孩子會有創意的想法、美感的想法,對於環境跟人會有愛與關懷,這是自己擔任校長非常重視的教育理念。
長安國小學生說,校長人很好、很溫柔,每次都會用很好的口氣說話,很喜歡校長,有時也會到校長室裡去找校長聊天。
包志強指出,自己專長文化領域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族群文化的規劃跟推動,不止是政策的規劃,更重要的是語言的推展,之前也擔任過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的主任,在原住民16族42個語糸,擔任開發研究跟課程推動,最重要的是帶入長安,因為學校的小朋友有很多也是具有不同族群的身份,就思考如何讓語言、文化可以紮根跟推動,因此學校開設了很多的語言課程,有越南語、印尼語、菲律賓語,至於原住民的語言則是推動了8個語言,會視當時的小朋友有那些的族群,只要有一個小朋友願意學,就會找到相關的師資去教孩子,同時孩子也學閩南語跟客語和英語,這樣多元文化多語的學習過程中,讓長安國小小朋友有更多的族群觀、文化觀跟國際觀,並且學會彼此的理解跟包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