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大雅凌晨傳槍聲?十多人互毆還拿出狼牙棒 6人受傷送醫

法院認證!賣電動遮牌器「煽惑他人違法」 蝦皮賣家慘了

高科大青藝獎典藏品巡迴特展 今在佛陀紀念館登場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長期推動宗教文化與藝術交流,此次與高科大合作展覽展現對青年創作與多元文化的支持與肯定。圖/高科大提供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長期推動宗教文化與藝術交流,此次與高科大合作展覽展現對青年創作與多元文化的支持與肯定。圖/高科大提供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以「近未來之形」為題,全台展開巡迴展覽,今天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登場,開啟青年藝術對話新篇章,校長楊慶煜表示,青藝獎是全國唯一由大學主辦藝術獎項,提供青年藝術家展現才華舞台,更是大學推動美感教育具體實踐。

高科大「青藝獎」從2019年至2024年6年累積破百件典藏,今年規畫5場典藏作品巡迴特展,首場2月22日在台北中正紀念堂第四展館揭幕,獲得熱烈迴響,第二場4月1日至4月27日到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展出,第三場回到高雄佛陀紀念館舉行。

今天起展出41件典藏作品,包括多件金獎與特別獎得主作品,涵蓋繪畫、雕塑、攝影、錄像等多元媒材,展現青年藝術創新能量與多樣風貌。

楊慶煜指出,青藝獎秉持「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精神,鼓勵青年藝術家不限主題、不限媒材、不限形式,自由揮灑創意,祭出總獎金破百萬,而獲獎作品也成為學校珍貴典藏品。

佛陀紀念館長如常法師表示,佛光山致力推廣宗教文化與藝術交流,多次與國際藝術機構合作展出知名作品,此次攜手高科大舉辦巡迴特展展現對青年創作與多元文化的高度支持與肯定。

策展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教授鄭勝華說,透過新的語言體、主題與關懷、未來的想像三大主軸,引領觀眾深入青年創作者對社會、土地與世界的思辨及藝術改變未來可能性,此次展期至7月13日止。

高科大青藝獎展覽有專人導覽介紹藝術家創作理念,現場吸引眾多民眾聆聽。圖/高科大提供
高科大青藝獎展覽有專人導覽介紹藝術家創作理念,現場吸引眾多民眾聆聽。圖/高科大提供
高科大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展出多件青年藝術家傑出創作,融合繪畫與立體作品,呈現近未來藝術風貌。圖/高科大提供
高科大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展出多件青年藝術家傑出創作,融合繪畫與立體作品,呈現近未來藝術風貌。圖/高科大提供
校長楊慶煜表示青藝獎不僅是青年藝術家展現才華的重要平台,更是大學推動美感教育的具體實踐。圖/高科大提供
校長楊慶煜表示青藝獎不僅是青年藝術家展現才華的重要平台,更是大學推動美感教育的具體實踐。圖/高科大提供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獨立籌辦藝術獎項「青藝獎」6年時間累積破百件典藏,今天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圖/高科大提供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獨立籌辦藝術獎項「青藝獎」6年時間累積破百件典藏,今天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圖/高科大提供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藝術家 青年

延伸閱讀

就在今晚 新北美術館施放300秒煙火秀藝鳴新聲

馬來西亞藝術家個展 錄像探討原住民觀點

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25週年:當代藝術的聖地,倫敦在全球文化地位的提升

藝術翻轉淹水漁村 成龍濕地國內外藝術家駐村創作公開

相關新聞

教團:高教深耕計畫 加重M型化

教育部從二○一八年開始推動高教深耕計畫,兩期、十年經費一八二○億元。不過專家學者認為,高教深耕計畫側重校際間「競爭」,最...

頂大:經費不夠 應促企業投資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批評高教深耕計畫導致高教資源分配M型化,甚至擴大了大學兩極化差距,引發學界討論。大學端則認為,若政府...

高科大青藝獎典藏品巡迴特展 今在佛陀紀念館登場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以「近未來之形」為題,全台展開巡迴展覽,今天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登場,開...

教授上課「露出內褲」該怎麼提醒?網友曝1招:你也不尷尬

你有發現別人走光的經驗嗎?一名女網友分享,教授上課時經常穿裙子,但有時坐下來講課,內褲就會露出來,讓她相當猶豫,不知道該不該跟教授說?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深耕計畫拔尖加重高教M型化 學者評:砸錢仍未見前景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記者會上發表「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效評估研究」,學界研究指出,高教深耕計畫側重校際間的「競爭」,最...

選校還選系? 過來人「秒選它」:選錯恐面臨就業困難

選校還選系是許多高三生一定會苦惱的問題,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布貼文透露,妹妹目前大學第一階段中了國立大學理科科系和私立頂大資工系,而妹妹在興趣與校名之間猶疑不決,原PO查完資料也無法給出決定,因此想問問Dcard上的學長姐有沒有好的建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