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旅台美男為自拍爬羅馬競技場欄柵遭刺穿脊椎 慘狀懸掛如死屍

NBA/下剋上!希爾德爆發加柯瑞甦醒 勇士搶七大戰痛擊火箭

卓內閣傳轉型「戰鬥內閣」…非賴系5首長換血 蔣萬安用9字喊話

清大環文系攜手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 社區打造草藥地圖

清大環文系攜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於新竹市舊港島社區展開一場「社區草藥實作地圖共創活動」。圖/民眾提供
清大環文系攜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於新竹市舊港島社區展開一場「社區草藥實作地圖共創活動」。圖/民眾提供

隨著高齡化與健康意識提升,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跨領域團隊攜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由學士後中醫學系藥師陳乃綸,於新竹市舊港島社區展開一場「社區草藥實作地圖共創活動」,以實地訪談、走讀田野與實作導覽方式挖掘社區中隱藏的草藥智慧,並製作「南寮社區草藥地圖」,未來將轉化為導覽手冊、體驗行程及AR互動展示,供社區使用並吸引遊客參與。

這次活動由清大「自然解方和韌性社區USR計畫」主辦,結合生命科學、環境設計、社會學與傳播等領域師生,深入南寮社區與在地長者、地方創生團體及青年志工合作。

活動第一階段以「草藥走讀」為主軸,由社區耆老帶領學生走訪老街、港口古道、河堤綠帶等地區,介紹包括魚腥草、左手香、野薑花、九層塔等常見又實用的草藥植物。學生們透過記錄耆老口述經驗,彙整草藥的使用方法、食療經驗與文化意涵,形塑出草藥與社區生活間的深刻連結。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主任徐新政說,草藥不是只有中藥房才有,很多在巷弄、田邊、河畔長大的植物,其實都是阿公阿嬤以前常用的天然良藥,這些植物不但富有療效,更承載著一種地方的生命記憶與生活智慧。

USR計畫主持人鄭國泰指出,該計畫強調透過認識環境與生態、人與植物的互動,也能培養身心靈的整體健康。透過草藥應用實作,學生與社區夥伴一同討論出草藥植物的分類方式、路線規畫與導覽設計,並著手開發體驗課程和綠色旅遊系統,讓每一株植物背後的知識可以被保存與傳播。希望結合高等教育與地方,讓學術資源不只是研究論文,而是真正回應社會需求,提升社區韌性與文化自信。

鄭國泰指出,本次草藥實作和地圖活動未來將鋪作更完整草藥栽種建置,除了供社區學校與居民使用外,亦可結合當地低碳旅遊路線、海岸自行車道進行觀光導覽,發展為健康休閒、生態教育與地方創生結合的多元模式。此外,USR團隊未來也將規畫在清大校內舉辦「草藥與永續健康」主題展覽,分享地方創生田野成果,並舉辦跨校合作座談,邀請更多大學USR團隊參與類似社區共創工作,共同擘劃大學與社會的未來關係。

清大環文系攜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於新竹市舊港島社區展開一場「社區草藥實作地圖共創活動」。圖/民眾提供
清大環文系攜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於新竹市舊港島社區展開一場「社區草藥實作地圖共創活動」。圖/民眾提供

中醫 地圖 新竹

延伸閱讀

棒球/台灣社區棒球賽 大神岡金剛再見盜本壘搶勝晉級

採香菇、手沖咖啡 台中崑南社區推食農體驗

車被砸新竹女拿鎮暴槍報仇 竟射爛無辜民眾車下場曝

爭取新竹台68銜接國道 卓榮泰:一定做出來

相關新聞

少子衝擊讓醫學院都擔心招不到人 高醫大董事長發警訊

少子化衝擊高教!高雄醫學大學北區校友會今天(4日)在台北舉辦聯誼會,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表達憂心,今年高一生是近5年...

桃園楊梅一氧化碳中毒釀4死 20歲女是越籍大學生…校方回應了

桃園楊梅昨晚發生一起4名越南籍人士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案件,其中,20歲潘姓女子疑為南部某大學學生,校方稍早也發出聲明證實...

疑一氧化碳中毒奪4命!越南籍女學生找同鄉友人遇死劫 校方回應了

4名越南籍人士昨晚疑似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其中20歲潘姓女子為南部某大學學生,校方表示,已於第一時間聯繫家屬,提供必要協...

清大環文系攜手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 社區打造草藥地圖

隨著高齡化與健康意識提升,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跨領域團隊攜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由學...

中台灣生醫創育深耕平台成立 整合臨床實證與智慧醫療

中山醫學大學與附設醫院、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共同成立「中台灣生醫創育深耕平台」,是中部首個醫療整合平台,包含臨床實證、創...

台大藝術季邁入第30年 校長陳文章:盼成北部大學重要慶典

第30屆台灣大學藝術季昨起於台大校園登場,適逢藝術季邁入第30個年頭,以「潮汐 Rise and Fall」為主題,以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